二、相关知识

二、相关知识

(一)室外直射光

室外直射光是指太阳没有被云雾遮挡而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光。其特点是:光线生硬、带有明显的方向感,物体有明显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

室外直射光是摄影记者运用较多的一种自然光线,根据一天中直射光升起至降落的情况,我们将分成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的拍摄、正常直射光线时刻的拍摄和顶光时刻的拍摄。

1.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的拍摄

当太阳与地面形成0°~15°夹角范围时,我们称之为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的时刻。其特点是:太阳与地面入射角小、照射角度低,地面物体投影长;地面垂直景物受光强、亮度高,垂直景物背光处弱、亮度低,受光与背光面反差大;地面暗、天空亮、天地明暗反差大;时间短暂,色温较低等特点。

这段时间非常富有画面的表现力,天空中的云朵被初升的朝阳或欲落的夕阳所照射,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把握好这段时间的拍摄,会明显提高摄画面的可视性。

(1)选择好拍摄方向与角度

摄影记者要根据这段时间光线的特点,依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好拍摄角度。比如,李明拍摄的《大漠亮剑啸苍穹》这幅表现我空军战机训练情景的新闻照片(如图7-5所示),绚丽的晚霞、映衬出矫健战机的剪影,画面美轮美奂。再比如,张延林拍摄的表现安徽省亳州市开展“防灾减灾日”应急综合演练的新闻照片(如图7-6所示),大胆采用仰拍将参加演练的紧急救援的人员衬托在晚霞之中,形成剪影效果,渲染出一种特殊的气氛,也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2)处理好画面影调和影子

由于天空亮度高、地面亮度低,画面上会形成明显的影调对比,拍摄时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对比关系,凸显影调在画面结构中表现的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影调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比如,将主体形象置于阳光照射下而形成的暖色调与环境冷色调形成冷暖对比,或主体形象置于天空亮的背景下与较暗的周围形成明暗对比等,都可以使主体形象突出醒目。当影调对比强烈时,还容易产生某种特殊的气氛,渲染画面的写意效果(如图7-7所示)。

图7-5 大漠亮剑啸苍穹 李明 摄

图7-6 安徽开展“防灾减灾日”应急综合演练张延林 摄

图7-7 安徽涧溪风电场输电设备最后的检查 宋卫星 摄

这段时间由于太阳照射角度低,地面上所有物体的投影都比较长。这对于摄影有着很强的时间概念和特殊的语言表现力,拍摄时可以根据内容将投影作为构图的元素,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又富有表现力,构图还显得有新意。

2.正常光线的拍摄

当太阳与地面形成15°~60°夹角范围时,我们称之为正常光线的时刻,时间约在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半左右。其特点是:光线条件基本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照明亮度适中;地面上的反射光与天空光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明亮柔和的补助光,景物明暗反差正常,影调层次丰富,被摄对象的立体感、质感也能很好地再现出来;这段时间的色温相对稳定正常,通常在5000K至5500K左右,有利于色彩的准确还原(如图7-8、图7-9所示)。

图7-8 安徽滁州市在人民广场举行了体育健身系列活动 王家国 摄

图7-9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第四届拉日旅游文化赛马艺术节在嘉黎县开幕 李林 摄

3.顶光的拍摄

当太阳与地面形成60°~90°夹角时,我们称之为顶光时刻,时间约在中午的十一点至下午的两点左右。其特点是:阳光几乎垂直照射到地面,阳光照射强烈,空气介质减少,地面照度高;垂直物体的垂直面受光量少,物体投影短,地面反射光较强;物体的亮度差距加大,亮的过亮,暗的过暗,亮部失去质感,暗部失去层次。

这段时间里,由于顶光下给人物眼、鼻、嘴所造成的浓重投影而不利于拍摄。因而,摄影记者要掌握顶光的特点,调动各种造型手段,努力完成你的拍摄任务(如图7-10所示)。

图7-10 暖意融融艳阳天 刘书亭 摄

(1)选择俯角拍摄

顶光下的俯拍可以使被摄体明亮的顶面与暗部相重叠,形成明显的轮廓光条,特别是多层景物的拍摄,如道路上一辆辆往来的汽车、一队队行走的人群等,在强烈顶光的照明下,在亮度较高的地面衬托下,形成鲜明的影调对比,很好地表现顶光下的特殊效果。

(2)利用辅助光拍摄

为更好的记录主体人物形象,在反差过大、投影过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借以辅助光来进行弥补。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光或开启闪光灯,改善反差、减弱投影,尽可能的使亮部的质感和阴影处的层次都得到再现。

(二)室外散射光拍摄

室外散射光是指太阳的光线被云、雾、尘埃等介质所遮挡,光线没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其特点是:光线失去投射方向,物体没有明显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光线柔和,过渡层次丰富、细腻。

1.日出之前日落之后的拍摄

当太阳处于地平线0°以下时,即为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的这段时间。其特点是:受太阳将要升起的光辉和太阳刚刚落下的余晖影响,天空亮度依然较大;地面景物受云霞和天空微弱反射光和散射光照明的影响,依然呈现一定的层次;此时的色温较低,而且不稳定,色温约在1800K至2400K左右。

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的这段时间,由于天空与地面明暗对比强烈,因而,比较有利于剪影效果的拍摄。拍摄时,可将富有表现力的人物或景物的轮廓线条映衬在天空之中,通过线条呈现出的轮廓来塑造主体形象。同时,要尽可能的使主体形象简练、清晰和含蓄,注意线条不要繁杂和重叠。

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的这段时间还适合于表现早出晚归的人群与车流,较适合表现晨练或落日之后街头跳舞人群的身影,也较适合于表现喜获丰收,满载而归的各行各业的人们,这段时间还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间”,能够拍摄更真实夜景效果。

2.阴天的拍摄

阴天的光线呈现为慢散射,阳光被云雾遮挡而扩散在广阔的区域中,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明显的投影,景物反差小,光线柔和。由于阴天受到各种反射光影响较少,因而,比较有利于物体固有色的呈现。阴天中,蓝色调占有明显的优势,色温较高,通常在7000K至10000K左右。

阴天拍摄的优势是画面柔和细腻,景物有着极细微的明暗过渡层次,因而适合于人像的拍摄。阴天拍摄的不利条件是景物的反差小,立体感不强,空气透视感较弱,画面灰平,缺少生气。因此,要调动一切造型手段来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让阴天这一气候条件为摄影主题和内容服务(如图7-11所示)。

阴天拍摄时,需要注意对前景与背景的选择。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空间的纵深感,形成景物大小和影调的对比,让灰平的画面尽可能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背景的选择主要是从突出主体形象来考虑,注意观察现场的具体情况,当主体形象处于比较亮的散射光线下,一定要让背景比人物的亮度低一些,颜色要深一些。一般的不采用以亮的天空和亮的景物为背景,以免影响到主体形象的表现。当以人物的动作、轮廓形态为主时,要注意背景和周围环境的配置,加大画面的反差,形成影调的对比(如图7-12所示)。

图7-11 让雪峰茶走出国门 祝敏松 摄

图7-12 首届“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彝博会)在贵州省大方县开幕 贺俊怡 摄

3.雾霾天的拍摄

雾霾和阴天不一样,雾霾气候条件下对画面的影响主要有:一是被摄景物的轮廓线条模糊而朦胧;二是画面整体色调变浅,反差、层次和细节减少;三是对曝光提出更高的要求,曝光过度,画面色调变浅,层次、质感减弱。曝光不足画面死灰一片;四是由于大气层吸收暖色光线,反射出冷色光线,因而画面整体色调偏冷,颜色饱和度有所下降;五是距相机近的景物清晰、中远处的景物朦胧和模糊,画面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雾霾天气的拍摄,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雾霾天气本身的拍摄,通常以全景和远景来表现(如图7-13所示);二是雾霾天气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三是拍摄发生雾霾天气之后,政府和相关单位都采取了那些防范措施,对根治雾霾制定了哪些政策等;四是拍摄那些在雾霾天气下还在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如交通民警、环卫工人等(如图7-14所示)。

图7-13 厦门大雾锁城 王东明 摄

图7-14 雾霾中坚守岗位的交通民警 潘索菲 摄

3.雨、雪天气的拍摄

雨、雪天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这种天气较之晴天和阴天有着独特的情调和韵味,更能拍摄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雨中打伞的人群与地面积水映衬出的倒影、雪花飘飘下孩子们打雪仗的情景等都是非常难得拍摄机会。不过雨雪天也给画面的拍摄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但是如果处理得好会使画面更加出彩。

(1)雨雪天背景的选择

如果想要表现或突出雨和雪的效果,关键是要选择背景,通常要选择深色的景物做背景,如深色树丛、墙壁等,以衬托出雨、雪的效果。拍摄时,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表现,尽可能让人物受光,以避免人物暗,背景也暗的现象。

(2)雨雪天造型元素的选择

造型元素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营造雨雪天的特殊气氛,起到渲染的效果和作用。雨天中,五颜六色的雨伞、雨衣;雪天中,鲜艳的服装服饰等都是最明显的造型元素,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很醒目。因此,要善于寻找,善于选择,为雨雪天气条件下的拍摄而服务。

(3)雨雪天光线的运用

雨雪天光线的变化比较微妙。拍摄时,尽量选择逆光或侧逆光,还可利用天空散射光造成顶光或顶逆光来拍摄雨和雪,并把雨和雪衬托在深色的背景上,这样可以很好的渲染和强调雨雪的气氛和特点。拍摄雨、雪中的夜景,最好的光线效果也是逆光或侧逆光,逆光或侧逆光可以很好的勾画出雨和雪的线条,同时,夜晚中的路灯、汽车灯以及地面、水面的倒影等,会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富有情趣。

(4)雨雪天曝光量的选择

雨雪天的拍摄,要特别注意曝光的准确性,光圈和快门速度要运用得当。测定雪的曝光量,最好是在相机测光读数的基础上再开大一级或两级光圈拍摄。在快门的运用上取决于拍摄意图,对于雪花飞舞的场景宜用1/30s左右的快门速度。拍摄雨景的快门速度要根据雨的大小和表现意图来设定。一般的雨量使用1/30s以下快门速度就可以表现出下雨的气氛了。雨量很大时,宜用1/60s或1/125s快门速度。

对于雨雪天气还可选择慢速快门来拍摄,比如,1/8s、1/4s、1s等,慢速快门能够将雨点变成长长的雨丝线条,慢速快门也能够将雪片变成宽宽长长虚虚实实的宽线条,营造出一种抒情的、梦幻的特殊画面效果。

(5)雨雪天拍摄角度的选择

在雨雪天气中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传递出摄影记者不同的构思和立意。比如,同样是表现人们雨中打伞的情景,如果选择的是俯角拍摄,伞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会在暗色的大地上组成优美流动的图案;如果采用的是仰角拍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雨伞衬托在蓝色调的天空上,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如果选择水平角度逆光下拍摄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景象,逆光将一把把雨伞相分离,组成一个五颜六色大花坛。由此可见,不同角度的拍摄,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力,就看你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6)雨雪天题材的选择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雨雪天气有很多的题材可以拍摄和表现,如在雨天春耕播种的农民,雨雪中奔走的人群、车流、疏导交通的民警、疏通雨水管道的工人、铲扫雨雪人群、执勤站岗的战士、训练中的运动员以及突发性事件等都是很好的拍摄题材,关键是我们从哪个视角来挖掘和表现(如图7-15、图7-16、图7-17所示)。

图7-15 西山区群众雨中忙农事 谭凯兴 摄

图7-16 天安门前守卫国旗的武警战士冒雪执勤 毛建军 摄

图7-17 北京警方雪地柔道技能大比武任海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