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知识

二、相关知识

(一)快速赶赴现场

摄影记者只有到达事件现场才能进行采访、拍摄和报道。因而,速度是第一位的。

1.想方设法到达事件现场

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摄影记者如何及时快速到达突发事件的现场,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赶赴现场最难的莫过于各种交通工具都无法到达的地方,恰恰很多时候突发事件就发生在偏远地区或交通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像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公路桥梁都被严重破坏了;像2011年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大地震等,就连进入现场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很多摄影记者是靠搭乘军车再加很远的步行才进入地震的重灾区,而且吃住都得靠自己来解决,大灾面前当地政府根本不可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条件异常艰苦。

但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哪怕是步行,也要尽快到达事件现场,并进入事件的核心位置,进行采访和拍摄。

2.处理好与警方的关系

凡是发生特大突发性事件的时候,特别是在新闻现场的核心地带,警察或武警战士的身影一定会遍布现场的各个角落,其职责和任务就是保护现场和维持现场的秩序。很多情况下,他们出于职责和保护人们的安全,会让你远离犯罪、事故或灾难现场;多数情况下还会劝阻或向你摆手,禁止你拍摄。这时,一定要冷静有耐心,切不可与他们发生争执,更不要与警方发生对抗,否则会因“妨碍公务”,将你带离事件现场,或带来更大的麻烦,记住,倒霉的肯定是你。

事实上,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能够保证你安全的是你自己,绝不会是警察,非但如此,经常还会因碍事而受到警察的推搡,甚至夹在警察和当事人中间,成为双方都可能攻击的对象。这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沉着应对,并保护好自己和设备的安全,再择机拍摄(如图14-2所示)。

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机拍摄。当警察正在现场忙碌时,你要赶紧走上前抓紧时间拍摄;而当警察看见你,又对你表现出反感时,你要学的聪明些赶紧的走开,别惹麻烦;当警察让你站在隔离线以外时,你可适时向他们表明自己的身份,说明来意,解释为什么要靠近拍摄的理由,争取得到警方人员的支持;而当遭到拒绝时,你还可以找他们的负责人,再做争取,同意了则好,再遭拒绝,你就不要再多说什么,站在隔离线之外用远摄镜头拍摄(如图14-3所示)。

图14-3  图片资料

图14-4  图片资料

一般的情况下,只有你和警察很好的沟通,又持有相关证件,是能够进入外围隔离线的,对于劫持人质等犯罪事件,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机会进入第二道警戒线,因为越过第二道警戒线就是事件发生地点了。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你要善于同警方打交道,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这对你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如图14-4所示)。

3.抢第一时间报道

对突发事件,各家媒体都在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地抢速度,力争在第一时间内报道。面对这样一种激烈的竞争的局面,要求摄影记者到达事件现场后,要快速拍摄,快速发稿,首先要保证发稿的时效性,再保证图片的质量。如果你错过时间,质量再好的照片也将失去其价值。

如果摄影记者未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也要千方百计寻求其他人员用各种方式拍摄照片,抢先发稿。比如,请求突发事件的当地人来拍摄,哪怕是用手机拍摄,也要先把信息报道出去。

(二)现场拍摄

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摄影记者要明确你拍摄的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新闻事件?通过你的报道要告诉读者什么?只有正确判断出新闻的价值,你才能着手去拍摄。

首先,通过你的摄影报道,能够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事件中人员伤亡的情况是多少?再有,事件发生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你要说清楚的,你的摄影报道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才会有价值。

1.用全景记录情景、用中景叙述情节

摄影记者到达灾难现场,首先要拍摄一张全景的照片,向读者展示灾难的程度和规模,通过选择有特征性的景物,表明灾难所在环境等基本的信息。如果是一场火灾,大火扑灭之后,你还要再拍一张全景,以显示大火之后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如图14-5所示)。

用中景表现事件的情节。摄影记者要努力的靠近现场,越近看得越清晰,越能拍摄到细节(如图14-6所示)。

置身于现场,要等待时机,沉着应对,始终关注事件的进展情况,通过一组照片揭示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图14-5 四川某农家乐突发火灾 刘寒枫 摄

图14-6 废品站切割汽油桶时发生爆炸 阿董 摄

2.从哪个角度下手拍摄

对于一名刚刚从事摄影的记者,一般来说,技术上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光圈开多大和快门速度用多少都很熟练。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去拍摄。《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胡金喜老师认为:对于新闻现场的拍摄,从哪个角度下手是最主要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张照片是拍水灾的,在满是洪水的画面上有一个庙,庙的牌子写着龙王庙。这张照片其实拍得很一般,但是他的用意很好,大水冲了龙王庙,将民间谚语结合起来,给人以轻松的一种感觉。这就是下手准,画面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民间谚语却借用的很巧妙。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传递火炬的那一天,众多的名人明星都参加了这一传递活动,很多摄影记者蜂拥般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大牌的明星,但是北青报摄影记者胡金喜却将镜头对准了残疾人齐凯丽,而报刊最终发表的就是这张照片(如图14-7所示)。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作为表现奥运会传递火炬场景的新闻照片,没有什么能够比残疾人的参与更能够震撼人心,也没有什么比残疾人更能够体现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因此,你要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下手拍摄。

图14-7 雅典奥运会火炬手残疾人齐凯丽 胡金喜 摄

3.记录下灾难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摄影记者在现场要努力记录下突发事件规模的大小,展示灾难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程度,你还要全面如实地拍摄下现场发生的一切,如果拍摄地震灾害,不仅拍摄地震倒塌的房屋,还要记录下火灾房屋与周围房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14-8所示)。

图14-8 日本地震后的益城町街头满目疮痍王健 摄

图14-9 在火灾废墟里寻找财物李进红 摄

一般来说,不要直接拍摄事故中死去的人,如果是一场火灾,你可以以火场为背景,全景式地记录用担架抬出去的死者或烧伤的人,这样来表现你要传递的信息。

拍摄人们整理现场的情景是很有必要的,一场交通事故之后,交警清理现场;一场火灾之后,受害者整理未被烧坏的生活用品,这些挽回损失的场面同样是你拍摄的内容。你还可以追踪拍摄,或事后的第二天再来拍摄,比如火灾之后,家庭主人含泪擦拭未被烧坏的生活用具的情景,往往会比浓烟烈火的拍摄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同时,又传递出了摄影记者对火灾受害家人的情感(如图14-9所示)。

4.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观察

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应更多的从人性化角度去观察、去拍摄,记录下的是人在事件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悲剧中受到伤害的人,还是在地震中救灾的部队官兵,无论是现场救助伤者的医护人员,还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和相关人员,都要把镜头对准他们,表现他们永远是第一位的,(如图14-10、图14-11所示)。有些摄影记者总是跟在领导人的身旁,拍摄他们慰问的情景,这不是说不能拍摄,但不能把镜头总是盯着领导。

图14-10 吉林交通事故中被营救出的伤者张瑶 摄

图14-11 四川武胜交通事故伤者送医院救治 陈森 摄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人们在事件中面临危机和处理危机时的表情,比如,在救灾现场累倒的志愿者或救灾间隙的短暂休息的武警战士(如图14-12所示),以及身处事件中相互鼓励的受伤者与救治者等,同时还要抓拍现场生动感人的瞬间,特别要注意细节的表现。

在悲剧事件发生后,往往还会有许多围观的人群,你不妨捕捉一下他们的心理反应,从他们不同的表情中也会间接地反映出悲剧的程度,并以此来增加你报道的信息量(如图14-13所示)。

图14-12 “90后”官兵救灾间隙的短暂休息谭超 摄

图14-13 观看爆炸现场的人们阿董 摄

5.尊重悲剧中的伤害者

突发事件的规模有大有小,但总是一种悲剧。对于受难者来说,是一种意外的伤害和痛苦的体验。拍摄时,你要有持有特别同情之心,面对受伤害者,你永远都要以理解、尊重和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们,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老人、儿童、妇女更是你关注和帮助的对象。

在拍摄受伤害者画面时,最好不要刻意渲染血腥的场面,不要拍摄受难者痛苦的面部表情,也不要让你的画面伤害到受害者的亲属。在有些情况下,你需要用象征性的手法而不要平铺直叙。比如,交通事故中,你只有拍摄到一辆自行车被压在汽车车轮底下就可以了,而不要再拍摄死去的骑车人,因为人们通过这样一幅画面,就能够感到这一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了,不要怀疑读者的判断能力。

6.弄清事件确切的信息

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拍摄的同时,还要努力获取报道新闻的必要信息。比如,你采访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叫什么名字?哪个交通队的?这些信息一定要准确无误。

除了被摄对象的基本信息之外,你还要弄清:事件发生的准确地点、损失的基本情况、伤亡人数和他们被送去了哪家医院救治以及有关方面采取的措施等,这对你发稿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7.保护好你拍摄到的信息

在现场拍摄到照片后,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胶卷或储存卡,对一些关键性情节和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性照片,一定及时换下来,另行保存,以防当地的某些官员或某些企业老板为了保护其利益,为隐瞒真相而强行毁掉你已拍摄的影像资料。这种现象过去时有发生,你不得不防。

8.事件的后续和延伸

突出事件的摄影报道,不仅仅只报道事件本身,你还要注意拍摄事件发生后的各种救援活动。有些时候还可能成为你报道的重点,比如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是何时及时地赶到救灾现场,如何开展救灾活动,这也许是人们更关注的焦点。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方面对事件的反映和开展的捐助活动,受伤人员的救治处理,受灾人员生活的恢复和灾难现场的重建,对逝去亲人的祈祷等,这些都应是你拍摄和报道的内容,而且是持续性的拍摄和报道(如图14-14所示)。

图14-14 点燃祈福的蜡烛 张丽君 摄

9.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在拍摄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而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应迅速离开现场,而不要再去拍摄,因为相机保证不了你的人身安全。人们还记得1996年8月8日的清晨,一头棕熊闯进日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星野道夫休息的帐篷,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抄起相机拍摄棕熊闯进时的情景,这一情景是被记录下来了,但令人痛心的是,这是他人生中拍摄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最终他死于暴怒的棕熊熊掌下。星野道夫的敬业精神值得称赞,但是,他的做法则不能效仿,因为人的生命永远比照片更重要。

除了来自自然界的危险外,还要注意和堤防人为的限制与障碍。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团伙,为了他们自身利益,掩盖事实真相,很有可能对你下毒手,因此,现场拍摄时,你不仅要大胆,还要机警,学会保护自己,活着回来,你还会拍摄到更多、更好和更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如图14-15所示)。

图14-15 摄影记者在火灾现场拍摄 贾国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