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知识

二、相关知识

(一)室内自然光、室内灯光与混合光的特点

1.室内自然光特点

室内自然光不同于室外自然光,其特点是:光线有固定的方向,多以门窗、天窗投射进来的光线为主;由于室内景物反射能力弱,光线明暗反差大,尤其以直射光的照射更为明显;受门窗、玻璃等介质的吸收和扩散,光线显得柔和细腻;不管门窗多与少、光线强与弱,室内自然光有着它特定环境下的真实气氛。

2.室内灯光特点

室内灯光是指因室内环境照明的需要或点缀室内装饰的需要而安装的灯光,也称为现场光。这种灯光色温往往比较低,安装的位置也各不同,有屋顶、墙壁、落地灯等,如果是在车间、厂房或是展览大厅等还会有适合于工作人员或某一静物照明的灯光,如机床旁的照明灯,展柜的照明灯等,这就形成了室内多点照明的特点。摄影记者要对这些灯光进行分析,选准主光源,利用好辅光源。

3.室内混合光特点

室内混合是指既有室内自然光,又有室内灯光。混合光有着室内自然光和室内灯光的全部特点,且色温变化大,情况复杂。

(二)室内自然光、灯光与混合光拍摄技巧

1.运用室内自然光强调现场气氛

面对宽敞的会议室、展览厅、车间厂房等室内场景,通常要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拍摄,这样可以更多的表现室内的层次,立体感和空间感;顺光或斜侧光拍摄,可以使被摄场景明亮清晰。在采用逆光或后侧光拍摄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加人工光以改善局部的照明。无论哪种光线效果,只要运用的好,都可以使现场的气氛真实、可信和具有表现力。

2.运用室内灯光强调现场气氛

很多时候摄影记者在室内拍摄面对的只有现场的灯光,现场灯光因场地、空间的不同,照明效果也不同。因此,在拍摄时首先要了解室内灯光的情况,从中选准主光源,其他光源作为辅助光,避免造成反差过大的现象;其次是尽量选择斜侧光拍摄,增强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如图7-21所示)。如果采用的是逆光或侧逆光拍摄人物活动(如图7-22所示),要考虑加人工光以改善人物面部的亮度。就新闻摄影而言,色温一般不做调节,要保持现场灯光的色温和现场灯光的效果(如图7-23所示)。

图7-21 国际公认的著名医学专家 黎介寿 张雷 摄

图7-22 组照 奔跑在草原深处的春运班车 陈礼 摄

图7-23 冯建国在自己的工作室内查看大画幅底片的细节 王伟 摄

3.室内现场光与室内自然光综合运用

现场光是指现场已有的而不是人为加上去的光源,如会议室内的墙壁灯、展览厅的照明灯、车间厂房电焊光等。这些都是现场很真实的一部分,要善于将室内现场光与室内自然光综合加以运用,这不仅是要提高室内的照明效果,而且还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拍摄时,是以自然光为主还是以现场光为主,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以室内自然光为主时,可以考虑将现场光作为辅助光;当以现场光为主光时,可以考虑将室内自然光作为辅助光。需要注意的是,当局部的现场光非常强时,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因此,要加以控制。

4.室内背景的选择与处理

在室外自然光下,景物不分前后接受光的照度都是一样的,而室内则不同,靠近窗户则亮,远离窗户则暗,明暗反差往往很大。拍摄时,就要特别考虑到这一特点,如果拍摄的是人物,就不能让深色的头发、深色的衣服,同深色背景相重叠,失去环境的特点,人物也不突出。要尽可能选择比较亮的、有一定层次和环境特点的景物做背景,使其在影调、色调上同主体区别开来,这样才能拍出好的画面效果。

5.室内光线的运用

在室内拍摄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主光的位置。如果是用逆光,意味着将被摄对象置于门窗等亮的背景下,这样的话曝光难度就会加大,如果增加曝光,人物亮度虽提高,但窗外则曝光严重过度。如果照顾了窗外景物的亮度,室内人物曝光则严重不足。

室内逆光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的动作、姿态和手势,用来交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画面呈现的是剪影或半剪影的效果。如果使用顺光,虽然人物的亮度改善了,但又会显得平淡而缺少立体感。最佳的是借助一个门窗作为主光源,照明人物的主要部位,形成人物的斜侧光照明效果,对人物的暗部,则利用室内四周墙壁的反射,构成一定亮度而又柔和的补助光,使其暗部也能有细腻的过渡层次。这样会有效地避免人物明暗反差过大,又丰富了画面影调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