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知识

二、相关知识

(一)取景

相机上取景装置主要用于观察景物与取景,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装置大都采用光学取景器,同时还有液晶屏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

1.TTL反光取景器取景

数码单反相机取景器设计多采用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五棱镜平视反光取景器,与传统的胶片单反相机一样,摄影镜头兼作取景镜头,采用一个镜头既可以取景测距,又可以摄影成像。取景器中的影像来自于镜头的影像,因而属于同轴取景,也叫“同轴取景器”。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光线通过镜头后,经过45°平面反光镜的折射,到达上方的磨砂玻璃屏成像,又经过装在相机顶端的五棱镜的两次折射后(将磨砂玻璃屏上下左右颠倒的像修正过来)进入取景目镜,传至摄影记者的眼睛。

高档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取景器视场率为100%,所见即所得,没有视差,取景范围和最终拍摄到的景物范围完全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码单反相机取景器的视场率可能不一样,如尼康D200五棱镜取景器的视场率约95%,这就意味着取景范围只有实际拍摄到的景物范围的95%,拍摄时要注意存在的差异。

2.液晶屏取景器

“液晶屏取景器”又称“LCD取景器”。通常在数码非单反相机中普遍采用,液晶屏的大小、所拥有的像素量、能否旋转翻动是挑选液晶屏取景器的主要方面。液晶显示屏一般不会存在视差,因而,十分适合微距拍摄。

液晶显示屏的优势在于:一是不管拍摄距离的远与近,取景都不存在误差,所见即所得;二是摄影记者双眼睁开,眼睛不易疲劳,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周围的环境;三是多数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可旋转,为取景角度带来便利。不足之处是:一是取景时眼睛必须要离开显示屏一段距离,动作幅度大,不易持稳相机,特别是在镜头长焦端时更容易抖动;二是使用液晶显示屏增加耗电量;三是环境光线过强(例如在强烈阳光下)时不利于观察取景(有遮光装置者除外)。

3.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是把一块微型LCD镶嵌在取景器内部,实质上是一个尺寸相对较小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屏,其显示的图像来自镜头,属于同轴取景器,100%的视场率,近摄时无取景误差。由于没有反光镜系统,因而震动很小。电子取景器和LCD液晶显示屏的外观设计是不同的,EVF电子取景器的用途主要是取景,LCD液晶显示屏的用途主要是显示菜单、预览回放。EVF电子取景器常采用数十万像素的液晶屏幕,多数EVF外面还设计有柔软的橡胶眼罩,取景时眼眶贴上去很舒服,还能稳住相机。

电子取景器的优势:一是在室外拍摄时,既可以在明亮的阳光下取景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还可以避免因LCD显示屏反光而导致取景上的误差;二是由于有了屈光度调节功能,为视力不太好的摄影记者提供了方便;三是可以避免因开启LCD液晶显示屏而过度消耗电量,从而延长了拍摄时间,也让电池的寿命得到了提高;四是所显示的内容与LCD完全一样,相关数据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还具备了彩色LCD一样的功能,回放、预览和进行菜单操作等;五是部分电子取景器还可在90°范围内自由翻转,方便了特殊角度的取景。

(四)聚焦

无论是传统的胶片相机,还是现代数码相机,聚焦装置都是基本的装置。其作用是使被摄主体清晰的结像。

1.聚焦操作要点

聚焦操作有自动聚焦与手动聚焦两大类。数码非单反相机,大多为自动聚焦;数码单反相机则具备自动聚焦和手动聚焦的功能。在摄影中,大多采用自动聚焦操作方式,自动聚焦操作简便而且准确。

采用自动聚焦操作方式并不意味着在拍摄时不需要聚焦调节和聚焦指示。现代相机都提供了多种聚焦模式供摄影记者选择。此外,关注自动聚焦目标区也是用好相机自动聚焦的关键。

(1)如何运用自动聚焦目标区

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自动聚焦目标区的自动聚焦范围,通常位于取景器中央,多以方框来表示。拍摄时,如果被摄主体不在取景器中央,先要把目标区对准被摄主体,轻轻按下快门钮一半,此时,聚焦指示框的线条便会点亮,说明聚焦点已被锁定。这时不要松手,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再重新取景,而原先的焦点则被保留,如图3-19、图3-20所示。

图3-19 自动聚焦锁定指示框路长伟 摄

图3-20 锁定后重新构图焦点不变路长伟 摄

(2)如何调节自动聚焦目标区

数码单反相机具有多点自动聚焦的功能,如9点、11点、19点、41点、61点等等。呈现在取景器上是排列有序的小方框,这些小方块便是指示聚焦区域。聚焦目标区小方框越多,说明聚焦被摄体的精度越高,调节的灵活性和范围越大。

调节自动聚焦目标区时,只要按下聚焦位置的按钮,中央对焦框便会点亮,然后转动机身上的旋转盘便可选择对焦区域框。哪个对焦框被点亮,就意味着该对焦框便是自动聚焦目标区。当出现全部对焦框都被点亮时,意味着拍摄时,相机所有对焦框中的景物,自动确定聚焦对象。

自动聚焦目标区的调节功能,通常只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P挡)、光圈优先(AV/A挡)和快门速度优先(TV/S挡)曝光模式以及手动曝光(M挡)模式下才会调节有效。而处于全自动模式下,如“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运动”等模式下,则无法在拍摄中途调节聚焦目标区,想要调节聚焦目标区,需在之前调节好再拍摄。

2.数码非单反型相机的自动聚焦模式

数码非单反相机常见的自动聚焦模式有中心区域和多点区域两种。

(1)多点区域自动对焦

也称“智能对焦”它是数码相机在多个自动聚焦区域中自动选择聚焦对象。这种多点区域的自动聚焦模式,比较适合于较大场景的拍摄,也适合于初学者使用。

(2)中心区域自动对焦

也称“单点对焦”。它是相机在取景器中央的自动聚焦目标区进行自动聚焦。如果选用了中心区域聚焦模式,而被摄主体不在画面中心时,需要先将取景器中央对准被摄主体,半按快门钮锁定主体焦点,再回到构图的位置上拍摄。

3.数码单反相机的自动聚焦模式

数码单反相机常见的自动聚焦模式有“单次自动聚焦”、“人工智能伺服聚焦”和“人工智能自动聚焦”等。尼康等相机机身上常以 “S”“C”及“M”作为对焦方式的选项。其中,“M”表示手动聚焦;“S”为单次自动对焦方式;“C”为连续自动对焦方式。

(1)单次自动聚焦模式

这种聚焦适合于静态对象的拍摄,其功能与操作要点与数码非单反相机的“中心区域聚焦”模式相同。拍摄前,首先在机身上选择快捷按钮“S”,或在菜单中选择“单次自动对焦”的选项。拍摄时,一旦聚焦清晰了,在取景器下方的聚焦指示灯会亮起(绿色圆实点),提示你聚焦清晰了。

(2)人工智能伺服自动聚焦模式(AI SERVO)

又称为“AF-C”,即“连续自动聚焦”。这是一种高智能的聚焦模式,适合在拍摄距离不断改变的条件下使用。其方法是,选择不断移动的被摄对象,只要你保持半按快门按钮,聚焦目标区便会跟随被摄对象的移动而自动调节焦点,确保移动对象的清晰。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体育摄影中的运动项目的拍摄,相机内的焦点预测功能,会根据运动对象的运动速度,预测图像拍摄瞬间的焦点位置。

(3)人工智能自动聚焦模式(AI FOCUS)

又称为“AF-A”,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被摄对象的状态,自动在“单次自动聚焦”还是“人工智能伺服自动聚焦”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自动聚焦模式能够自动改变聚焦的方式。当被摄对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相机会自动切换到“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而当被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时,相机又会自动切换到“人工智能伺服”的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上。

4.自动聚焦的失灵的原因

相机的自动聚焦并不能保证总是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也会有失灵、误判和自动聚焦困难的时候,由于相机采用的自动聚焦原理的不同,导致自动聚焦失灵的情况也将不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你的被摄对象反差极小或呈现单一色调时聚焦系统会失灵。如天空、白墙或单一色颜色的被摄物等。

(2)当你的被摄对象处于十分微弱的光线条件下或反光很强烈被摄对象,聚焦系统无法识别焦点位置,因而,造成聚焦失灵。

(3)如果是两个形状距离很近又重叠在一起的被摄对象,聚焦同样会失灵。

当自动聚焦失灵又无法改变拍摄现状时,通常是改自动聚焦为手动聚焦,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5.手动聚焦

在数码无反和单反相机中都具有手动聚焦功能。手动聚焦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首先将镜头上的“AF/MF”(自动/手动)聚焦模式切换到“MF”(手动)上,然后目视取景器,转动镜头上的聚焦环,直到被摄对象调实即可,只要取景器显示清晰了,表示聚焦也就准确了。你还可以轻按快门钮一半,来确认聚焦灯是否点亮了,亮则表示聚焦准确,不亮则表示聚焦未调准。

6.眼控聚焦

所谓“眼控聚焦”,通俗的理解就是人的眼睛在取景器中看到哪里,哪里就能实现自动聚焦。其原理是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装有8个红外线二极管,二极管发出红外线照射入人的眼球,后被视网膜反射回相机的眼控感应器上,感应器便会自动检测到人的眼球所看到的焦点位置。

眼控聚焦是日本佳能公司首先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佳能EOS系列相机上,如:佳能EOS-1V、EOS-3、EOS-5、EOS-50E等。其中,EOS-1N、EOS-5为5点眼控聚焦,EOS-3为45点眼控聚焦,微处理器也由过去的16位增加到32位,专司眼控聚焦,因而提高了眼控聚焦的速度。

7.脸部识别功能

脸部识别功能大都在数码无反和非单反相机上有此功能。所谓脸部识别功能是在拍摄人物时,通过对画面中人的眼睛、嘴等特征信息的识别,锁定画面中人脸所在的区域位置,并以此作为聚焦和曝光的基准(如图3-16所示)。完成这一功能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每次处理的时间约0.05秒,该程序植入相机的聚焦和曝光系统,便有了脸部优先的聚焦与曝光功能。该功能的优势:一是让摄影记者更加集中精力的取景和构图;二是有效地提升了拍摄速度,适合于抓拍的需要。但是,这种新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被摄人物的脸部过大或过小,脸部识别功能也会出现失灵或聚焦不准的现象。

图3-21 脸部识别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