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知识
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闻性、真实性和瞬间形象性。
(一)新闻性
新闻摄影必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
首先,从时间上看,必须是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现的新鲜事实,而不能是“陈芝麻烂谷子”;其次,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人们感兴趣、想知道但还不知道的新闻事实;最后,从形式上看,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要新颖。新人、新事、新画面才是新闻摄影新闻性的完整体现。
新闻摄影还要求照片报道的人或事具有新闻价值,值得报道或者应该报道。
世界上每天都发生大量的事件,不可能事事加以报道,应该选择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突出事件,或者是具有新鲜感的、喜闻乐见的人和事。结合中外新闻摄影的研究,衡量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标准,除了上述的新鲜、时效性以外,还要具备重要性、贴近性等。重要性是指新闻对人们的生活、生存等存在重大影响,能引起广泛关注,事件越重要,社会影响越显著。例如海湾战争、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等,是全世界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贴近性是指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主题与题材都不一定大,但却为广大人民所关心,因为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报道出来关注度高、反响大。
新闻摄影还要求对新闻事实的报道速度要快。报道速度越快,新闻价值越高,新闻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报道速度的竞争。要做到报道速度快,一是要反应快,有新闻敏感。二是动作要快,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三是拍摄要快,要能抓拍到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典型与精彩瞬间;四是图片处理要快,最短时间内把照片发表。例如法国吉斯图片社规定,无论新闻发生在何地,必须在事件发生后16~18个小时内把照片发出去。国外一些报刊基本使用当天拍摄的新闻照片,并追求让正在发生的事件及时见报。
(二)真实性
新闻摄影受真人真事限制,新闻事件涉及的人物、事件,一旦形成画面,就不再修改和变动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是要真有其事,防止无中生有和弄虚作假。
2.是真有其人。拍摄的对象一定要是真实的新闻对象,不能因为被摄人物不够美观而随意调换被拍摄对象。比如拍摄环卫工人清洁街道时,嫌工人不漂亮而换用表演系的学生代替等。
3.是要坚持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拍摄。不能怕苦怕累怕危险,也不能随意改变拍摄地点和变换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
4.是要坚持在新闻发生过程中拍摄,尤其是要抓拍。摆拍、布置拍摄或者过后补拍,是绝不允许的。
5.是要防止制作中出错,对不清楚的画面形象要核实,反对用软件“PS”照片,反对换头、换身来制作假照片。
6.文字说明要准确。新闻五要素不能缺少,尤其是关键的事实要核实清楚,如数字、人名、地名、时间等。
(三)形象性
新闻摄影的形象性,使新闻立体化、直观化、真实生动,便于理解,易于接受。有形象是新闻摄影区别于文字报道的独特优势。
对新闻照片的形象的基本要求是画面形象要有典型性,包含的信息量要大。画面应该是整个新闻中最精彩的瞬间。新闻照片的精彩瞬间决定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视觉冲击力是指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视觉冲击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是图片画面的新颖程度。这要求记者在新情况、新人物、新时尚、新问题中发现新鲜而独特的画面形象。
2.是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差异越大,刺激也越大。比如中国青年报的解海龙拍摄的《我要读书》就表现出了本应正常健康成长的孩子却不能得到正常的生活和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这幅照片给人长久震撼的原因。
3.是画面形象要有真情实感。新闻照片的表现对象是人,在具体的新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动作和心理活动,要注意拍摄人物内心流露的情感、情态,这样照片中的人物形象才能活起来,画面才能活起来,才能打动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