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液检查
1.评估肾功能的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是肾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判断肾脏疾病分期、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确定疗效、调整某些药物剂量及是否需要透析的重要依据。
在CKD3期之前,大部分患者肾功能检测指标是正常的,血肌酐浓度开始出现升高,代表肾实质损害,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敏感性较血尿素氮好。血肌酐等指标逐渐缓慢上升(除急性加重因素外),直至达到终末期肾脏病开始行维持性透析治疗,透析患者尤其是腹膜透析患者血肌酐指标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

2.评估贫血的检查①血常规: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贫血程度一般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平行,合并有出血、营养不良、缺铁等因素时,贫血加重,有时可出现重度贫血甚至极重度贫血。当去除已知因素仍有贫血和肾功能明显不平行时,要注意排除继发性肾病。②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慢性肾衰竭时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可出现下降。
3.评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检查 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水、电解质紊乱及钙磷代谢紊乱相当常见,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导致生命危险,应及时纠正。
CKD4期之前,大部分患者上述检测正常,偶有轻度异常。当GFR≤25ml/min,逐渐出现异常,较为常见的是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等,低钾血症更常见于腹膜透析患者。
4.评估CKD-MBD的检查 高磷血症被认为是CKD-MBD的起始因素,与低钙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病、软组织钙化等。
5.评估患者整体病情的检查 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必要的辅助检查。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少部分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