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生化检查
1.常规检查 每3个月检测血常规、肝和肾功能、电解质。
以了解患者血红蛋白、肝功能、小分子溶质水平(尿素、肌酐),是否出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目标值:血红蛋白110~120g/L,HCT>25%,白蛋白>35g/L。
2.代谢相关指标 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
(1)血脂: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脂质代谢紊乱。
目标值:三酰甘油<5.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9mmol/L,非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3.36mmol/L。
(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了解患者血糖水平。
目标值:空腹血糖<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3.铁参数 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

目标值:500ng/ml<SF<800ng/ml。30%<TSAT<50%。
4.骨矿物质代谢 每3个月检测血清钙、血磷和iPTH水平。对于血清钙、磷和iPTH水平异常或正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
目标值:iPTH为150~300pg/mL,血磷应维持在3.5~5.5mg/dl(1.13~1.78mmol/L),校正的血总钙(mg/dl)=血清总钙(mg/dl)+0.8×[40-血清白蛋白浓度(g/dl)]应维持在8.4~9.5mg/dl(2.1~2.37mmol/L),血钙磷乘积应<55mg2/dl2。
5.营养评估指标 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
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
目标值:Alb>35g/L,Pre-A>30mg/dl。
6.炎症状态评估 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状态的指标。
目标值:C反应蛋白<5mg/dl。
7.中分子毒素 Kt/V、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强调的是小分子溶质清除,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分子物质潴留才是导致尿毒症症状和透析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分子物质的分子质量一般为300~12000u,常以检测维生素B12、β2-微球蛋白。

8.传染病学指标 每12个月检测乙肝、丙肝、HIV及梅毒等标志物。对于血清学标志阳性的患者,如出现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