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产主义要“消灭个性”的回应
资产阶级指责共产主义要消灭人的个性。资产阶级“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5],这种关系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把私有制消灭了,也就连同人的个性和自由一起消灭了。
针对这个责难,《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6]雇佣工人没有个性,不能消灭没有的东西,共产主义要消灭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私个性。资产阶级总是善于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以骗取大众的支持与同情。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由于机器的推广和细致的分工,雇佣工人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他们仅仅作为机器的附属品而活着,仅仅为了实现资本增殖的目的而活着。所以,工人根本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个性只归资产阶级所有。“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就是说,从个人财产不再能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你们说,个性被消灭了。”[7]这样看来,资产阶级所追求的“个性”是指资本能够自由地剥削雇佣劳动、资产阶级能够自由地夺取剩余价值的自私个性。这种个性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对资产阶级自己有利,但给雇佣工人带来了毁灭。因此,共产党人公开宣布,这种个性、独立性和自由的确应当被消灭。共产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完全不同,进而社会中工人劳动的地位和目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劳动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资本的一种手段,工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均由资本决定,人受物的支配;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人劳动的目的也不再是给资本家创造财富,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物受人支配、物为人服务。共产党人消灭资产阶级的个性正是为了让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个性,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共产主义不是消灭人的个性,恰恰相反,共产主义是崇尚人的个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这句话清晰地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与终极价值。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尺度把社会概括为三大形态,即人对人的依赖性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尚处于人对物的依赖阶段,而共产主义社会处于个人全面发展的阶段。通过消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人实现了对其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的劳动不再作为谋生手段而变成人的真正需要,变成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其作出了美好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管理调节着全部生产。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喜欢的工作,并且可以随意变换,而不必长时间固定在某一种职业上。所以,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旨在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他的全部才能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