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从价值和主体两个维度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宣言》中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蕴含了无产阶级价值理想和无产阶级主体两个维度的丰富内涵。一方面,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表明了无产阶级的价值理想,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即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别的,正是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表明了实现这个理想的实践主体不是别人,正是无产阶级自身。价值理想和实践主体统一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之中,没有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无产阶级就没有精神动力和科学指引;没有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也是无本之木,缺乏实现的可能。
在价值维度上,《宣言》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这样一个新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共产主义社会并不神秘,不过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自由发展的社会,建立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也就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理念贯穿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出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我国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8]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9]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时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可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步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
在实践主体维度上,《宣言》指明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的实践主体,不是别人,正是无产阶级自身。《宣言》不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历史任务,而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无产阶级在人类社会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的特殊历史任务和作用。具体而言,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性就在于他们看不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因而也找不到通向新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无产阶级不仅是社会中最受压迫的阶级,而且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阶级。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把无产阶级看作是值得同情的对象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蕴藏在无产阶级身上的巨大力量,把无产阶级看作是可以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革命力量。《宣言》说:“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1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必须解放而且能够解放自己。为完成建设新社会的伟大任务,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全体劳动人民和被剥削者结成联盟,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宣言》中所揭示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3]。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正是在这个“初心”和“使命”的激励和感召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政治保证;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为通向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奋斗史,“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坚持这个“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5]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服艰难险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同时,《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使命的规定,不仅意味着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崇高性,也意味着共产党人对自身建设的严格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16]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艰巨性和崇高性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严格性,意味着共产党人对自身建设有着高于其他政党的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