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2025年09月26日
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Shefrin和Statman(1994)在SP/A理论(Lopes,1987)和前景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的基础上针对CAPM提出了BAPM模型,即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在BAPM中,投资者也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性的信息交易者,另一类是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即CAPM中的投资者,他们严格按照标准CAPM行事,不会受认知偏差的影响,且具有相同的风险偏好,他们通过套利能够使资产价格趋于理性价值;噪声交易者则是那些处于CAPM框架之外的投资者,他们不按CAPM行事,时常犯认知偏差错误且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两类投资者在市场上相互影响,共同决定资产价格。当信息交易者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的;当噪声交易者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无效的。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导致噪声估计的发生并形成噪声交易者风险,理性的信息交易者无法量化这一新的风险因素,只能在真实风险之上再加上额外的风险,它用行为β系数来表示。该β系数的值为均值—方差有效组合的切线斜率。这样,在BAPM中,证券的预期收益就决定于行为β系数。与DSSW模型类似,BAPM典型地体现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念,即非理性交易者长期性、实质性的存在,它所描述的同样是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互动情况下的资产定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