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监管国际化的原则和战略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建立在国内证券市场高度发达、高度规范基础上的。作为新兴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既不算高度发达也不算特别规范。因此,必须在规范中发展国内证券市场,这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近些年,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开放后,监管将面临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二是金融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在金融市场提高效率的同时,伴随而来的风险因素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因此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和预防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监管
当前情形下,证券监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建立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施加的监管与内部自发的响应有机地统一和结合起来。
(二)构建适应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监管框架
为适应证券市场国际化要求,要注重建立监管制度的长效机制。应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建立适合我国监管的基本框架,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三)完善证券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国内证券法律体系,建立以《证券法》为基础,国务院行政法规和证券主管部门的规章为补充的统一的证券法律体系。其次,由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后涉及境外管辖权的问题,因此要尽快颁布适用于境外证券监管的法规。
(四)加强对国际证券市场新形势的研究
要加强对国际证券市场新形势的研究,尤其要加强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对证券市场将造成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后,国际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新变化,都将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国际证券市场新形势、新发展的研究。
(五)加强国内和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加强由于技术和通信的发展,使得风险可以被分散或集中管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也必须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许多国家都签署了多边的谅解备忘录,保证信息的共享和应急措施的共同一致。
1.贾忠磊主编:《证券市场监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中国证券业协会编:《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4.中国证券业协会编:《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5.李英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吴晓求等:《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2013)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与政策调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邢天才、王玉霞主编:《证券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柯湘:《中国证券监管权的行使与制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
9.贾君怡:“国际证券融资市场交易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与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2018年第9期。
1.什么是证券监管?证券监管的含义是什么?
2.证券监管的种类有哪几种?分别都有什么?
3.证券监管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4.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不足之处有哪些?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5.未来我国的证券监管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1]贾忠磊主编:《证券市场监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贾忠磊主编:《证券市场监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