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效用最大化的长期投资组合理论
2025年09月26日
五、基于非效用最大化的长期投资组合理论
Cover是较早非效用最大化投资组合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在离散时间条件下的泛组合模型。该模型的突出优点是,其构建不需要知道市场参数及有关统计信息,如利率、价格波动率,甚至不需要详细描述离散时间条件下价格变动的动力学机制,只要通过跟踪不同证券权重的绩效加权变动情况便可达到最优恒定组合。Cover还描述了泛组合的渐近行为,并引用实例说明了泛组合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Helwing提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经济资源定价方法—价值维持原理(value preserving principle),即资源的内在价值(将来收益价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Helwing利用该方法考察了在离散时间、有限状态空间条件下证券市场的组合最优化问题,并表现出较好的解释力。
Buckley和Korn从考察随机现金流下的指数跟踪误差的角度认为:对于那些消极跟踪指数的投资者来说,其理想状况的证券组合总是由金融指数的所有证券持有组成。这必然导致资本资产投资者持有的现金账户绩效与指数绩效的偏离(即导致跟踪误差的产生)。据此,Buckley和Korn给出了这种情形下的相关模型(即基于半鞍的一般连续时间模型),分析了投资者导致的脉冲控制问题,并给出了其存在最优控制策略的一般条件。除此之外,他们还探讨了某些扩散类型市场价值维持策略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解决了来自于非完全市场中的期权套期保值理论的唯一价值维持测度问题(即最小鞍测度问题),并考察了附加约束对组合策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