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经营、投资和筹资所产生的现金收支活动,以及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从而有助于我们分析公司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进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应创造现金收益,通过对现金流入来源进行分析,就可以对创造现金能力做出评价,并可对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做出预测。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从现金角度对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做出更可靠、更稳健的评价。企业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的。通过对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比较分析,可以对收益的质量做出评价。投资活动是企业将一部分财力投入某一对象,以谋取更多收益的一种行为;筹资活动是企业根据财力的需求,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的一种行为。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现金流量中所揭示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信息,可以结合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和企业净收益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做出评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流量表弥补了资产负债信息量的不足。资产负债表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期末余额编制的;利润表是利用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本期累计发生额编制的(收入、费用无期末余额,利润结转下期)。唯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发生额原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填入会计报表。会计资料一般是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期末、期初余额之差或期内发生额之差)说明变动的原因,期末余额说明变动的结果。本期的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可写成: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这个公式表明,现金的增减变动,受公式右边因素的影响,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非现金资产的减少(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现金流量表中的内容,尤其是采用间接法时,即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发生额或本期净增加额填报,因此账簿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揭示。
2.现金流量表便于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考核。对一个经营者来说,企业没有现金、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企业的经营者由于管理的要求亟需了解现金流量信息。另外在当前商业信誉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部门与个人投资者、银行、财税、工商等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情况与经营结果,更需要了解企业的偿还支付能力,了解企业现金流入、流出及净流量信息。
利润表的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来的,权责发生制贯彻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原则,核算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是不同步的。利润表上有利润、银行户上却没有钱的现象经常发生。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深深感到权责发生制编制的利润表不能反映现金流量是个很大的缺陷。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此废权责发生制而改为收付实现制。因为收付实现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历史证明企业不能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的同时,编制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不失为“熊掌”与“鱼”兼得、两全其美的方法。现金流量表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按类说明企业一个时期流入多少现金、流出多少现金及现金流量净额,从而可以了解现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利润表上的利润为什么没有变动,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
3.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筹措现金、生成现金的能力。如果把现金比作企业的血液,企业想取得新鲜血液的办法有以下两种:
(1)为企业输血,即通过筹资活动吸收投资者投资或借入现金。吸收投资者投资,企业的受托责任增加;借入现金,企业的负债增加,今后要还本付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免费使用”的现金,企业获得输血后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企业自己生成血液,即经营过程中取得利润。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获利,利润是企业现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企业内外筹措了多少现金、自己生成了多少现金,筹措的现金是否按计划用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上,还是被经营方侵蚀掉了。企业筹措现金、生产现金的能力,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调度资金的重要信息,是其他两张报表所不能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