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沟通之始

倾听,是沟通之始

说起沟通,很多人都误以为沟通就是要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心声,就是要打探别人的心事,了解别人的真心。实际上,真正的沟通既不是从表达,也不是从打探消息开始的,而是从倾听开始的。父母要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就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自从进入青春期之后,就向父母关闭了心扉,不愿意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倾诉,而是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爱与理解、宽容与激励。如果父母知道倾听的重要性,给予孩子尊重和关爱,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包容和理解,那么孩子一定愿意与父母沟通。

当父母对孩子没有包容,没有理解,而是常常否定和打击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不信任父母,也会与父母越来越疏远。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对待,还会更加叛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倾听孩子,也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常常需要不遗余力地投入工作,在无形中就忽视了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应该与孩子更多地沟通,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与关切之下开开心心地成长。

新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接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接受父母全心全意的关爱,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只要用心地与孩子相处,就会成为最了解孩子的人。与此同时,孩子也最需要得到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父母只要用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儿童阶段,孩子们每天都愿意和父母说一些事情,有的时候父母简直认为孩子就是话痨。尤其是在从幼儿园或者小学放学之后,孩子就会喋喋不休地向父母讲述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但是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以进入初中为明显的时间节点,孩子们就变得沉默了。他们不管有什么心事都不愿意告诉父母,也不想跟父母过于亲近,而更愿意亲近同龄人。这是因为孩子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为了能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父母应该更加理解孩子。一切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上,家庭教育尤其如此。父母要注重沟通的作用,这样才能够与孩子更好相处,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施以教育。

不要再抱怨孩子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父母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父母只有从倾听开始,才能渐渐地打开孩子的心扉。在倾听的时候,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即使不赞同孩子的观点,也不要当即否定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马上就会否定孩子,这使孩子不愿意继续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其次,即使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父母也不要批评孩子。如果父母批评了孩子,那么孩子未来再有各种观点的时候,就不愿意告诉父母。再次,不管手里正在忙什么事情,当孩子需要倾诉的时候,父母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地倾听孩子,并且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父母们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例如忙工作,忙家务,但是和这些事情相比,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该知道自己之所以这么努力拼搏,就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应切勿本末倒置,而是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最后,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发生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时,父母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的时候,在家庭事务中,父母也可以采纳孩子的意见。这样能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也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员,所以孩子才会形成主人翁意识,也会渐渐地形成责任感。

做到这四点,父母就可以认真地倾听孩子,也可以得到孩子的认可。当然,既然要当孩子的朋友,那么父母就应该怀着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的态度。有些父母虽然倾听孩子,却对孩子居高临下,对孩子发号施令,这显然不是孩子想要得到的。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观察孩子的神色,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如果孩子并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那么父母还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洞察孩子的内心,这样父母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也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