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不要嫉妒,更不要怨天尤人
刚才说过,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原本,孩子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在比较的状态之下,他们的虚荣心就被勾了起来,所以他们会因此而陷入虚荣的怪圈,也会对他人产生嫉妒。有人说,嫉妒是人心中的毒瘤。所谓嫉妒,其实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嫉妒就是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愤愤不平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很消极的情绪,也会给人以消极的作用。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由此可见,嫉妒真的会让人堕入深渊。那么,如果说孩子小时候与同龄人或者是他人相处的时候并没有嫉妒,随着渐渐成长,进入青春期,孩子越来越敏感,自尊心也变得更强,他们渐渐地就会走到嫉妒的边缘。有的孩子虽然年纪很小,才几岁,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嫉妒心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切勿轻视,因为嫉妒如果一直滋生,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虽然嫉妒会有一些负面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嫉妒的存在是不合理的。从儿童心理发育的角度来看,嫉妒的产生是合理的,而且是很自然的。嫉妒和恐惧一样属于人人都会有的情绪,小小的婴幼儿就会自然地出现嫉妒的情绪反应。随着不断成长,孩子们走出家庭,走入学校,与更多的同龄人相处,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比较,因而嫉妒心理会表现得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出现情绪的波动,这其中就一定有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就能够激励孩子更加勤奋,努力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胜出。但是如果嫉妒心理过于强烈,超出了正常范围,孩子就会被嫉妒蒙蔽眼睛,蒙蔽心智,无法对事物进行认知,而且还会对他人产生偏见。很多孩子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如果不能占据优势,不但会抱怨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还会因为而抱怨父母没有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而对父母感到不满,自己心中也感到愤愤不平。在这种糟糕心态的影响下,孩子就无法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由此可见,嫉妒不但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使孩子怨天尤人,还会让孩子失去感恩之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父母一定要非常重视孩子的嫉妒心理,也要引导孩子消除内心的嫉妒,以积极的方式与他人展开竞争。
通常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嫉妒他人,是因为他们产生了比较的意识。父母对孩子怀有过高的期望,让孩子始终关注自己的成长,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就会产生嫉妒心理。此外,孩子如果在人群之中不能得到众人的瞩目,而且受到冷落,那么他们也会感到特别失落。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敏感脆弱,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及时处理,否则孩子很容易因此而感到消极沮丧。当然,父母也不要强求孩子不能嫉妒,因为嫉妒是自然发生的情绪反应,孩子也很难抑制这种情绪的产生。最重要的是要疏导孩子的内心,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嫉妒的心理状态是很不健康的,让孩子知道怨恨并不能帮助他们实现心愿,只有不懈努力,才能争取得到更好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孩子才会以积极的方式坚持成长,坚持进步。
父母如果能够采取端正的态度,以良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化解嫉妒,那么孩子就不会受到嫉妒的负面作用影响。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常常批评和打击孩子,也会让孩子的嫉妒心理变本加厉。父母应该反思自身,从自身做起,帮助孩子远离嫉妒,正确认知自己,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让自己快速成长。
首先,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心。通常情况下,那些自信的孩子并不会随随便便地嫉妒他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也是非常优秀的。反而是那些自卑的孩子,因为过度自尊,所以会嫉妒他人。当自己不能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获胜的时候,他们就会因为嫉妒而希望他人做出失常的表现,从而给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这是一种扭曲的竞争心理。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父母一定要多多鼓励和赞赏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这样孩子就不会盲目地羡慕他人的过人之处,而是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其次,引导孩子进行纵向比较,而非进行横向比较。所谓纵向比较,就是把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比较,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所谓横向比较,就是把自己与他人比较。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受到教育的经历也不同,如果盲目地和他人比较,或者以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比较,或者以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比较,这样都会使比较失去公平,也会让孩子的心理发生扭曲。当孩子把自己今天的进步与昨天的进步比较,发现自己有了更大的进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做到更好。
说到这里,我们要对父母说的是,一定要避免把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噩梦,因为父母总是把他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常常认为他们什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一来,他们如何能够充满自信呢?他们还会在父母这样不公平的比较之中,对别人家的孩子心怀怨恨,使得嫉妒的后果更加严重。所以,拒绝比较要从妈妈爸爸开始做起,坚持正确的比较,也要从爸爸妈妈开始做起。
再次,巧妙地利用嫉妒心理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适度的嫉妒会让孩子更加发奋努力,争取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过度的嫉妒会扭曲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变得争强好胜,而且会做出不当的竞争。
面对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不要完全否定。嫉妒就像一把双刃剑,只有好好利用嫉妒,才能让嫉妒发挥积极的作用。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坚持努力去超越别人,而不要让孩子诋毁他人,也不要让孩子采取不正当的方式与他人竞争。现代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从小培养孩子的好胜心,让孩子充满竞争意识,这将会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强劲动力。
最后,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很多孩子之所以嫉妒他人,是因为恨自己没有他人那么强大和优秀。父母在发现孩子嫉妒他人的时候,可以询问孩子具体的原因,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流,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打开心结,让孩子坦然地面对自己所不曾拥有的,也能够坦然地面对别人所拥有的一切。命运从来不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得到命运不同的对待。如果孩子始终陷入嫉妒的怪圈之中无法自拔,那么他就会非常苦恼。孩子应该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尽自己的努力,争取做到最好,这才是孩子面对成长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