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个性,切勿矫枉过正

尊重孩子的个性,切勿矫枉过正

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别说是青春期的孩子了,即使是小小的幼儿或者是儿童,也很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走出家门,走入学校,开始与社会生活有更多的接触,所以他们模仿的天性就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原本就喜欢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因而他们在穿衣打扮、行为举止上很容易走入猎奇的误区。

例如,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他们会故意穿着奇装异服,还会给自己打理一个非常怪异的发型;有一些孩子盲目追求时尚,跟风同学,或者是社会上的闲杂人等,打耳洞、打唇钉等。总而言之,他们想以各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表现出自己标新立异的特质。不得不说,孩子这样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追求完美形象的范畴,他们这属于另类打扮,是缺乏主见,盲目随大流的行为表现。

当看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现得与以往截然不同,而且为了追求时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父母往往会感到很为难,不知道如何才能引导孩子,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实际上,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要想帮助孩子纠正穿着奇装异服、行为标新立异的不良习惯,就要通过孩子行为的表面看到孩子在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自说自话,也不要对所有孩子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更不要把别人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套用到自家孩子的身上。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果父母把自家的孩子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商品,要求孩子在每个方面都符合社会的评判标准,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个性,这样的教育是矫枉过正的。

父母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育孩子,都应该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基础,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通常情况下,那些追求标新立异的孩子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也敢于突破传统的思想局限,大力发展自己的个性。那么在此基础上,父母要引导孩子发挥特长,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能够扬长避短,发展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父母如何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特长,发展孩子的优势呢?首先,父母要适度忽视孩子的个性。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很强,如果父母一直关注孩子的个性,或者禁止孩子发展个性,那么孩子的个性会越来越强,孩子也会因此而做出更加出格的举动。所以父母适当地忽略或者是冷漠地对待孩子,反而能够帮助孩子减少这些追新求异的行为。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对孩子加以引导。虽然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听父母的说教,但是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引导孩子,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孩子还是很愿意和父母沟通的。所谓春雨润物细无声,父母的教育也应该如此。

其次,如果孩子的个性不是特别出格,那么父母要认同孩子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再与孩子展开讨论,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个性,这样孩子才能加深对于个性的理解。有些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自己的标准,马上就会对孩子横加指责。例如看到孩子画了烟熏妆,就说孩子作风不好,或者说孩子行为浮夸,这样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孩子反而认为我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将导致他们的行为变本加厉。明智的父母不会随便对孩子下负面定义,他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叛逆,不喜欢被父母干涉和指责,所以会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先认同孩子的个性,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主动改变。这样一来,孩子的行为表现才会渐渐符合父母的预期。

再次,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孩子总是盲目从众,看到流行什么就追求什么,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那么他们并不是真的有个性,而只是想通过这样追求潮流的行为来显得很有个性而已。真正的个性是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风格,并不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而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当孩子理解了真正的个性之后,他们就不会再盲目从众,追求虚伪的个性,而是能够坚持做好自己,形成真正的个性。

最后,虽然社会上有很多流行的东西,但是孩子依然要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造性。例如,社会上正在流行一种发型,这种发型看起来很怪,也很吸引人的眼球,那么孩子如果能够对这种发型加以改进,使其既符合潮流的标准,也符合大众的审美,这样自然会更受欢迎。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萌生了爱美的心,但是他们还是应该以学习和成长为重。父母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要让孩子知道是在为自己而读书,这样孩子对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换言之,不管孩子做出怎样的表现,也不管孩子多么叛逆,父母都不要与孩子硬碰硬,否则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父母只有坚持给孩子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孩子才能听得进去父母的教诲,也才愿意采纳父母的建议,有明显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