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语言羞辱青春期孩子
作为父母,如果想挑衅青春期的孩子,那么,用语言羞辱就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甚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会让父母感受到失控带来的恐惧。这是因为父母没有预期到孩子面对羞辱居然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太多的父母都秉承传统的教育观念,觉得自己既然生养了孩子,所以有资格随心所欲地对孩子说很多话,也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还可以在暴怒之余羞辱孩子。最终,父母会发现,如果说孩子小时候对父母逆来顺受,也会对父母的羞辱不以为然,那么随着不断成长,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自尊心会越来越强,孩子对于父母的羞辱也渐渐地无法忍受。有些孩子脾气比较暴躁,在父母言辞激烈的羞辱之下,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为了避免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恶劣,也为了避免发生极端的事件,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多么冲动或者是愤怒,也不要对孩子进行语言的羞辱,否则这样做的后果是会让父母追悔莫及的。
很多父母认为所谓的羞辱就是带有恶意,故意用语言刺激和伤害他人。实际上,父母很多看似正常的言论也会使孩子觉得受到羞辱。例如,同样的一句话,父母觉得没有关系,但是孩子听了之后却勃然大怒,父母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呢,孩子就已经歇斯底里地哭了起来。这是父母和孩子在羞辱上的理解存在误区。那么,应该以谁的理解为标准呢?父母也许会说,孩子太过脆弱,有一颗玻璃心。其实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只要是落到他人身上,就应该以他人的感受为准。又如,一个相扑选手一拳打在一个瘦弱的人身上,把瘦弱的人打得扑倒在地,相扑手觉得自己并没有用力,瘦弱的人却觉得无法承受。在这种情况下,相扑手当然要调整自己的力道,而不能要求那个瘦弱的人具有更强大的承受力。
同样的道理,在与孩子进行言语沟通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对孩子温言细语,但是我们应该从两方面下手,帮助孩子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家庭是一个温情的环境,作为父母不要认为在家庭里不管说什么都可以,如果父母说出一些出格的话,那么激动的孩子就有可能反应过度,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父母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很深,因为孩子还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会把父母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如果给孩子过低的评价,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赞赏的;父母如果给孩子过高的评价,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因而变得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中肯的评价,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在语言上过于随意。毕竟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很深的影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旦被父母伤害,那么他们甚至在一生之中都会记得这样的伤害,也会因此而与父母疏远。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乐观开朗,不喜欢孩子孤僻敏感,却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出在自己的身上。
很多父母都习惯于以负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其实父母应该养成以积极有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的好习惯。例如,同样的话不要带着质疑的语气说出来。面对孩子犯错误,可以告诉孩子如何做才能更好,这样就能起到正面管教的作用。偏偏很多父母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又因为在说话的时候不假思索,所以不知不觉间就会踩入孩子的雷区,让孩子爆发。
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最大的羞辱就发生在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学习成绩时。父母会说孩子怎么这么笨,或者抱怨孩子是个拖拉鬼,这些语言都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使孩子认为自己的表现就只能这样。渐渐地,孩子就会认可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也就不会积极地进行改变,更不会努力做得更好。
还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桀骜不驯,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与父母作对,这也会让父母对孩子作出负面的评价。然而,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顶撞父母,父母都不应该用羞辱性的语言对孩子下定论,否则孩子就会真的如同父母所说的那样变得特别傻,特别笨。既然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鼓励孩子的时候应该以事实为基础,而不要不切实际地夸赞孩子。如果孩子对一些事情没有做好,那么父母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要有艺术地批评孩子。只有真正发现孩子表现很好,发掘出孩子的优点时,父母才要鼓励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认可。
其次,父母尽量不要把孩子拿去与其他孩子比较。其实,既然孩子没有把自己的父母的与别人的父母比较,我们作为父母又为何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呢?进行这样不正确的比较,会否定孩子的努力,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虽然这些语言从表面看起来不是羞辱性的话,但是却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也会伤害孩子健康的心理。
最后,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尽量不要假设。很多父母常常会对孩子说,如果怎么样。实际上,很多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父母不管说什么,只要孩子做出了选择,结果都不会改变,孩子必须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也有些父母假设自己如果是孩子会怎么做,也以此启迪孩子应该如何去做。从本质上而言,这样带有强烈主观意味的表达方式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也常常会因此而对父母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
那么,父母应该采取哪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呢?父母要牢记一点,那就是与孩子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过过嘴瘾,也不是为了发泄怒气,而是要真正地解决问题。父母要意识到,对于孩子而言,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局外人,既然是局外人,就不能代替孩子作决定,就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并且能够在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有分歧的时候,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父母要使用那些孩子喜欢、接受的表达方式去与孩子沟通,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从来不知道尊重自己,却忽略了自己也从来不尊重孩子。父母作为亲子关系的主导者,首先应该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父母想对孩子提出建议,就要以委婉的方式对孩子表达,而不要颐指气使地给孩子下命令。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很强,一旦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就会让沟通更加无法进行下去,这也就违背了父母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