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要学会同情与博爱

青春期孩子要学会同情与博爱

在抚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亲力亲为,也对孩子倾尽所有,父母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孩子,也恨不得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然而,在父母们为孩子呕心沥血,无私付出之后,却发现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对父母非但不知道感恩,而且还变得很自私、狭隘。

除了对父母之外,孩子们对身边的人也会斤斤计较,与同学的相处出现很多问题,所以父母们会指责孩子很自私。实际上,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私是正常的行为表现,这是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利己的,每个人都想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父母指责孩子自私,或者给孩子贴上自私的负面标签之后,孩子就会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那么,面对孩子自私的行为举动,父母要知道这是孩子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表现,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孩子开展引导。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有自私的表现,与家庭的成长环境也是有关系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也得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有的关心和关注。尤其是由隔代人抚养长大的孩子,会在隔代人的疼爱之中变得更加骄纵,所以他们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自己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是所有人的生活中心。

要想避免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表现得很自私,从孩子小时候,父母作为孩子的照顾者,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也不要过度地呵护或者是全方位地替代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否则孩子就会自私任性霸道。

从本质上来说,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自私,根源在于他们只关心自己。他们很在乎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幸福,而很少考虑到身边其他人的感受。在面对利益纠纷的时候,他们也一心一意地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会顾及他人的利益。综上所述,孩子自私一则是因为天性,二则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得知孩子自私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之后,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会同情与博爱。毕竟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家庭中生活,也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他们终究要走出家庭,走入学校,也要走入社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所以孩子应该学会同情他人,也要怀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样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自私是孩子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表现,但是对于孩子的自私任性,父母却不能听之任之。如果在青春期内,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自私任性的特点就会变本加厉。父母只有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也帮助孩子对于很多事情都进行更为合理的处置,这样孩子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对他人心怀博爱的时候,孩子还会完善自己的身心发展,这对于孩子形成各种价值观念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每个人都喜欢与热情慷慨的人打交道,而不愿意与自私冷漠的人打交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同龄人的相处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想让孩子处处受人欢迎,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等好品质。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乐于助人,更愿意分享呢?具体来说,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会孩子与他人产生共情。很多孩子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意识,从自己的立场上出发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只会顾及自己的利益。有一些孩子还不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感受,对于身边的人感到伤心、难过,他们往往作为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去对待。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从而与他人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孩子才能对他人感同身受,也才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情感换位,从而更加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其次,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在独享父母宠爱的过程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有的时候,他们还会有明哲保身的思想,只会顾及自己,而很少顾及他人。为了让孩子乐于助人,对他人满怀博爱,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孝敬老人,孩子才会尊敬长辈,也才会孝敬父母;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慷慨大方,与人为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例如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求助,父母应该慷慨地伸出援手,这样的身教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也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也很愿意向父母学习,所以父母与其对孩子言传,不如积极地对孩子展开身教。只有言传身教兼顾的父母,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最后,父母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向灾区捐钱捐物,或者带孩子去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里,给孤寡老人和孤儿们送去一些礼物,或者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带给他们快乐。这样切实地去做之后,孩子就会感受到给予的快乐,他们不再只知道索取。也有一些抗震救灾活动会举行大型的义卖,那么,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整理家中的图书捐献给学校,整理家中的学习用品和衣服等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当坚持这么去做,孩子就能够切身感受到博爱带给自己的快乐,也会更乐于向他人伸出援手。

总而言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只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就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他人的救助,所以孩子要从小就怀有同情和博爱之心,这样才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才能让爱在人世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