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爱老师,才能爱学习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向师性,他们非常热爱和崇拜老师,也特别信任老师。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很乐意接受;对于老师布置和安排的各种任务,他们也非常积极地完成。当孩子与老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会非常好。
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们的向师性渐渐地减弱,有些孩子甚至开始质疑老师。如果老师的言行举止不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还会开始讨厌老师。还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与老师之间发生了误解,导致不愿意学习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不得不说,青春期孩子的厌师情节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当发现孩子讨厌老师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热爱老师,也要培养孩子的向师性,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尊重老师,有很多关于老师的诗句都赞美老师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也赞美老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例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老师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多么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没有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如果没有老师亲力亲为的督促与管理,那么孩子们很难健康快乐地成长。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他们会更加敏感,自尊心也很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是更为重要的。
遗憾的是,虽然大多数孩子都非常尊重和热爱老师,但是却有一些孩子非但不感激老师,反而很厌恶老师。他们看不惯老师的言行举止,不认可、不接纳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甚至会给老师起各种绰号。认为老师管得太宽,管得太烦琐。还有的孩子叛逆心特别强,而且具有暴力的倾向,会与老师动手。这使得老师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受到了学生的伤害,这样的结果是让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2020年1月2日,西安有一个学生因为被老师没收了手机,所以冲到办公室里向老师要手机。这个时候,恰巧没收学生手机的老师不在,只有另外一个老师在。这位老师只是安抚了孩子几句,为孩子指出错误,就被孩子残忍地杀害了。不得不说,这个学生的行为令人发指。学生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这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深刻反思的。
要想让孩子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父母首先要真正地做到尊师重教。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或者身居高位,或者有权有势,他们对于老师并没有足够的尊重,也在无意之间向孩子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使孩子对老师也不够尊重。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父母要先做到尊师重教,才能培养孩子的向师性,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老师,也乐于学习老师所教授的课程。
有些孩子因为被老师批评,回到家里会告诉父母老师做得不好,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正面引导孩子,而不要顺着孩子的话指责老师,否则,孩子对老师的厌恶和反感情绪就会愈演愈烈。当孩子控诉老师的罪行时,父母应该先耐心地倾听,先不要打断或者否定孩子。只有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渠道,得到孩子的信任,父母才能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才能慢慢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老师的批评教育。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作为中间人解开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误会,也可以融洽孩子与老师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相处得更好。
如今的孩子很讲究个性,对于老师,他们并不会盲目地崇拜,当发现老师并不如他们预期的那么优秀时,他们还会对老师产生怀疑。在孩子与老师的关系调和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毕竟父母是辛苦抚育孩子成长的人,对于父母的很多话,孩子还是愿意听的。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玉不琢不成器,老师之所以批评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够改正错误,把很多事情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学校的生活中,老师具有话语权,每个孩子都应该听从老师的调度,从而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的教学效果。如果孩子认识到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排斥和抵触老师了。
其次,要告诉孩子,老师之所以特别关注他,及时为他指出错误,实际上是因为对他寄予了希望,也认为他是能够成才的。这样一来,孩子就能从老师的教诲中感受到老师的爱之深,责之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认可老师对他的付出。
再次,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以坦然的态度接受老师的批评。很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来不会被父母批评,而会被父母和长辈骄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要告诉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犯了错误之后,最重要的是能够虚心改正,这样才能获得成长。父母千万不要护犊子,一旦看到孩子被老师批评,就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这就会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劣。
最后,借助于各种机会向老师表达感恩之情、感谢之意。例如,马上就到教师节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为老师准备一些小礼物,让孩子送给老师。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形式,但是却能够促使孩子更加尊重老师。也有一些孩子比较害羞,不好意思与老师当面沟通,那么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以书面的形式向老师表达心声。这么做,老师就会感受到孩子的用心和真诚。
在师生关系之中,老师和父母一样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但是老师应该拥有权威。在必要的时候,老师应该放低姿态,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学习,只有与老师搞好关系,融洽相处,才能得到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才能更快速地成长。
一位好的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幸运,一位好的老师能够改变孩子人生的轨迹,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好的老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好老师,我们也应该努力争取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在师生关系中应该扮演一个协调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促使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也让老师更加关注孩子,让孩子更懂得感恩老师,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教导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