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研究》简介
《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研究》这本书是由.徐本鑫著创作的,《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研究》共有159章节
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国法律与法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序 言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划分细碎,林地资源浪费严重,森林生态依然脆弱。要解决集体林地资源利用低效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强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
3
目录
目 录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序 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
4
第一章 绪论
...
5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凡是法学研究,无论是理论法学还是应用法学,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一定社会现象的能动反映[1]。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不是纯粹出于作者...
6
(一)问题提出
在中国林业发展中,集体林占据重要地位,但集体林对生态服务和林农收入的贡献一直不高。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集体所有林地面积为18 246.61万公顷,占...
7
(二)研究意义
森林资源是亿万林区农民的生存资源,是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中说:“2003年《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
8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的发展是累积性的,问题的确定离不开对以往研究的梳理,而已有研究成果又无疑是未来研究的基础。...
9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央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才逐渐凸显出来的。许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已纷纷投身相关问题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与本...
10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集体林权流转是中国现阶段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特有现象,在国外没有先例可循。但是,森林资源各国均有,国外林权流转制度的研究成果也值得中国借鉴。同时也有部分研究中国问...
11
三、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2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经了数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始终难以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其中有思想认识的原因、经济体制的原因、历史发展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在...
13
(二)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价值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集体林权流转立法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1.价值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包括价值...
14
第二章 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基本理论
什么是集体林权流转,集体林权为什么可以流转以及集体林权为什么需要流转都是本研究需要首先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
15
一、集体林权流转的基本概念界定
严格地说,被广泛运用于实践领域的“集体林权流转”还是一个有着颇多争议的概念。概念的不确定严重影响了集体林权流转相关政策与立法的有效衔接,相互信息不能对接也严重制...
16
(一)林权的基本涵义厘定
“林权”这一概念,早已在各种政策性文件中被广泛运用。现有法律法规中也直接使用“林权”一词。而学界对林权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认真梳理立法实践与学理研究中的林权概念...
17
(二)集体林权流转的基本涵义
集体林权流转的基本涵义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要厘清何谓集体林权流转,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在合理厘清集体林权与流转的基本含义的前提下进行厘定,二是结合现有法律法...
18
二、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时代背景
为了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之间的矛盾,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并把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国...
19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考察
1.国内资源环境状况堪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向前发展。[30]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
20
(二)“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内涵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统称。准确把握“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是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科学内涵的前提和基础。 1...
21
(三)“两型社会”建设对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指导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既是一项旨在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的制度,也是一项旨在促进环境友好发展的制度。“两型社会...
22
三、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理论基础,学界已从制度变迁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不同角度做出了见仁见智的回答。本节从自然资源物权理论和环境资源的价...
23
(一)自然资源物权理论
自然资源物权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物权属性的各种权利的统称。现代法学在物权理论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物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资源不同于物权法上一般的物...
24
(二)环境资源价值论
经济学关于价值有两种不同的解释:①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②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效用是物品...
25
(三)产权理论
一般认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可见,这种权利不是自己想当然的,而是通过社会确认的,这种社会对产权关系的确认...
26
第三章 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列宁曾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处理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被一大堆细节或各种争执意见所迷惑,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
27
一、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历史与现实
森林资源或林地的权属问题由来已久,但集体林权则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才真正形成并发展起来。研究建国后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历史,有助于我们...
28
(一)建国后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历史回顾
建国后,随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的实施,广大农民分得了山林,并且可以自由的就自己所有的山林进行采伐、利用、出卖和出租。但是1953年开始...
29
(二)集体林权流转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概览
要研究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存在哪些缺陷,且应该如何完善,我们不仅要了解林权流转制度的发展历史,还应当重点考察一下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集体林权流转有哪些规定,以及为规范...
30
二、集体林权流转实践的成效与问题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盘活林地资源,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