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2004年冬天,我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离开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地方——白雀高级中学,报考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009年春天,我有幸进入重庆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环境资源法专家黄锡生教授攻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2012年春天,我再次回到春城,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教职员工,继续从事我喜爱的教师职业。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历程,既是一段求知的旅程,也是一段谋生的经历。置身其中的我,既品尝到精神食粮的甜美,也体会到物质贫乏的无奈。此刻的心情,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但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的诸多支持、诸多帮助却令我难以忘怀。借此机会,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老师!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良师的无私帮助。师者的学术造诣和人格楷模是我治学的标杆与心灵的灯塔。

感谢同学、朋友!你们的良好建议、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是我人生进步的智慧之源与不竭动力。

感谢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研究成果的国内外学者!没有你们的学术贡献,本书的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你们的真知灼见与无私奉献为本书写作增色添彩。

感谢家人!感谢家人对我研究生学习的理解与支持!你们的默默奉献和殷殷期盼是我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持。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书中虽没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但也记载着我对集体林权流转问题的积极思考。为了呈现一份完整的研究成果,本人已十分努力。但由于科研水平有限,书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各位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徐本鑫

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