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佛学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并融入中国文化,佛教哲学和佛教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概念、范畴的演变,佛教自身的发展进程始终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乃至可以认为,正是儒、道的文化观念和话语地位决定和影响着佛教“中国化”、“民族化”的历史进程。佛学包含宗教哲学的思辨内容,具有相对完整的概念、范畴系统,以及严密的逻辑推论方式。在哲学史、思想史的背景下,我们以哲学的反思精神考察佛教的理论思维形态、哲学思辨方式,关注佛教思想的发展演变,从而能够更深刻地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存在方式。
从思想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在语言、伦理、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何以实现文化间的融合与适应,这一重大课题值得进一步地探索和深思。中国自近代以来遭遇了西方文明的碰撞,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努力寻求自身的坐标;回溯过去、检视历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强烈的现实关怀,我们探究历史上中印文明之间的互动历程及模式、交互作用及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迁,从而能够更深切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现实性以及应对未来的可能性。
无论是知识系统的梳理,还是哲理内涵的抉发,抑或古典精神的重构,传统文化包括佛教哲学的现代转化,从根本上讲不可能脱离民族历史文化生命,更不可能脱离当代语境。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转化与重建应该超越中西古今的框架之限囿,从中国文化的历史内在性来表达或构建文化生命形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基本视域中,传统转化的关键在于主干性话语之价值系统的重建;从而有效应对文化认同与身心安顿等根本性问题。
这是由我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书稿。感谢业师潘桂明先生的关怀和指导,先生的指引和教诲是我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根本。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本人积极参与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
在此,对相关领导、同事致以深深的感谢。
张源旺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