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考古故事】

【中意考古故事】

意大利是世界考古强国,中意考古交流与合作频繁而密切。2006年,中意合作修复故宫太和殿。得知消息后,我多方联系,终于进入太和殿的修复现场。年事已高的几位意大利资深修复专家,冒着烈日给我演示他们如何清洁每一寸汉白玉栏杆的细节,如何保护殿内的壁画和墙壁,带我进入太和殿从未对外开放的核心区域,讲解他们的保护理念和方法,舍弃午饭时间,老专家们坐在故宫花园的地上跟我侃侃而谈中意两国文物修复者的合作故事。采访回来,我制作了1期特别节目《让红墙绿瓦见证我们的友谊——记中意合作修复故宫太和殿》。

“听众朋友们,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目前已经蓄水发电。这项工程预计在2009年全部竣工。而三峡库区历史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也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完成。在三峡地区采访时我看到,三峡库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考古工地。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许多支考古队和大批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是我的1期节目《不会被淹没的三峡古代文明》。当年,在重庆记者站同仁的陪同下,我坐着小渔船,沾了一身的泥土,来到即将被淹没的丰都古城。城里的人们都已迁移到了新城,这座即将消失的丰都鬼城,除了空旷的街道和房屋,就是那些执着的文物保护者们。为了抢救这些文物,他们只能在泥土地里边工作边和我交谈,我一边录着各种声音素材,一边感受着这份工作的伟大。三峡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工作、生活在库区,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一个个繁重的任务。为了再现古人类文明,他们却乐此不疲。

为实现有效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和中意故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和意大利的广播同仁保持沟通,期待在关键的时刻实现合作。

2016年9月5日G20杭州峰会当天早6点至晚9点,意大利时任总理伦齐正在中国杭州受邀参加峰会。我们也首次与意大利国家电台合作推出“意中新丝绸之路——中国广播日”广播特别节目,其旗下四个频率全天播出与中国有关节目,受到当地受众和媒体普遍关注和反响,这在意大利广播史尚属首次。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经停意大利撒丁岛当天,意大利国家电台一台早间新闻节目也和我进行了直播连线,进行联合报道。与意大利同仁共同策划节目的日子是难忘的,广播无国界,记得在几次策划会上,大家很多观点一拍即合,完全没有跨国沟通的感觉。随后,我们通过环球资讯广播和意大利国家电台联合举办了“意大利周”广播特别节目,其间采访了里皮、莫华伦等诸多中意名人,畅谈中意文化和中意美食,在听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由于工作安排,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了,但是每每我都会说:“在这么多的工作中,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最喜欢简简单单的做广播,做记者。”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意大利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