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中国的光荣岁月:人民广播事业的初心和雏形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创造了光辉实践,中华苏维埃的这次伟大预演,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在江西苏区的孕育与萌芽。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红色中华新闻台成立。据当年在红色中华新闻台工作过的老同志雷良荣回忆,红色中华新闻台“对外发出新闻稿件,扩大宣传,电台的对外呼号R·C·I(红色中华第一台),后改为C·S·R(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播送过中央的宣言文告。”①
苏区时期创办的红色中华新闻台,是否是我国最早的红色广播电台机构?是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客观界定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新闻台在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广播人有使命、有责任溯源人民广播事业的光辉历程,为历史存照。
20世纪80年代初期,赣州当地有志于中央苏区史志工作研究的同志就已经开始了对苏区红色资源的收集、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历史考证》等一批论文和书籍。这些论文和书籍的发表,肯定了红色中华新闻台是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同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联合调查组参观考察红中台旧址后,形成的报告指出:苏区时期已有了广播雏形,但改写人民广播开始的历史尚需进一步论证、核实。
2005年12月,赣州同志发表了《苏区时期的人民广播事业》文章,文章称:“经过科学考证,初步认定红色中华新闻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这一认定,把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历史推前了9年。”
对苏区时期人民广播事业的认定,引起了不同反应。关键的分歧之处在于红色中华新闻台是否开展了口语广播业务,这是判断它是不是媒介意义上的广播电台,是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的关键问题。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中记录的两份材料,是对杨九庆、李永福两位苏区老人的访问,对这两位老人的访问没有注明是何人在何时访问的。这两位老人都回忆说听到了广播喇叭播音。两位老人已经作古,苏区时期是否有口语广播包括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目前还无有力证据证实。而当年的红中台负责人提供了另一方面的信息。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在龙岗战役中缴获了敌人一部半电台(两部收报机,两个充电机和一部发报机),接下来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红军缴获了功率一百瓦的电台,还缴获两架飞机,一架飞回瑞金,另一架未修好,但把里面的设备拆下后运回瑞金,其中应有新闻台所需设备。红中台刘寅说: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播发新闻的电台,是公秉蕃送来的那部机器,这台机器指的是缴获的100瓦收发报机器,电台播发的新闻是文字广播而不是口语广播。《王诤传》一书中明确地说,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文字新闻广播就此宣告诞生了。”
文字新闻广播诞生后,1931年至1934年间,江西苏区是否发展过口语广播?现在保存的《红色中华》报刊载了1932年2月苏区中央局的一系列通电、宣言等,新闻台及时进行了播发,但均没有提及红色中华新闻台的口语广播。苏区时期是否有口语广播包括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目前仍无有力证据证实。
1940年12月30日晚八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第一次播音,这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口语广播电台,曾任红色中华新闻台的第一任台长王铮,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红色中华新闻台第二任台长刘寅,1938年5月回到延安。瑞金的红色基因,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注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在江西苏区孕育、萌芽,红色中华新闻台作为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在广播领域中的一次有益探索。
1949年5月28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当时称南昌新华广播电台,1950年11月11日改名为江西人民广播电台。2012年6月5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江西电视台与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两台合并,正式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顺应新时期广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完成了一套九频率的机构改革,助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