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尾声

2011年,我在采访横滨归侨陆汝富老师时,他简单但真挚的话语让我终身受用:“人与人的交往,说起来也很简单——你是否发自内心地想和对方交朋友、期盼中日的和平与友好?人的真心对方是可以感知的。如果内心并无这样的想法,只是公事公办地念念稿子,自然也无法打动听众的心”。

70多年来,对日广播在中央的指引之下,在曾是侵略与反侵略、殖民与反殖民关系的中日两国之间,秉持传承历史、化解战争隔阂、在两国民众之间架设心灵桥梁、传播和平与友好的使命,在二战后的中日关系,尤其是民间交往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一页又一页绚丽、斑斓的色彩。

21世纪之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人员往来增多,中日交流日趋密切,国际传播也随着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而不断转型升级,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取得了新时期的发展和进步。但我深信,无论形式如何创新,贯穿在形式背后的真诚之心、对和平与友好的呵护之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北京放送听友会》会刊(1973-2000)

2.陈真著《自柳絮飘飘的北京——与麦克风相伴随的半个世纪》,日本东方书店,2001年

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史志办公室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事记》(第二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4.张国清等主编《我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5.傅颖主编《光影7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开播70周年纪念特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6.李顺然著《二十世纪人留给二十一世纪人的故事——一位对日广播老人的回忆》,外文出版社,2013年

7.新闻出版业的延安时期(论文) 文/刘金林 《西部文旅》2019年第2期VOL.249

8.廖承志对我国广播事业的贡献(论文) 文/艾红红、薄璐,《百年湖》2012年第7期

9.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及初期贡献(论文) 文/卫广益 《中国记者》2011年01期

1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论文) 文/刘莹莹 赵云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6年09期

11.中国第一位日语播音员原清志(论文) 文/孙建和《炎黄春秋》2002年06期

12.中国对外广播第一声——原清志,2017-06-28 https://www.sohu.com/a/152659688_394265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日语部主播、资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