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京津两地,采办发射设备

二、奔波京津两地,采办发射设备

回来后,我向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听取汇报的除王昌培、王化南2位领导外,还有通信科刘瑞龙科长。大家一致认为,恢复电台广播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首要任务是派人到北京去,把被国民党运走的机器设备找回来;第二是物色技术人员,把原来在电台工作过的技术人员尽可能地找回来几个。至于电源、房屋修缮等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为了顺利完成建台任务,进行了初步分工,由王昌培政委全面负责,王化南股长抓筹建,我两头顾,在保障军区电台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协助王化南股长工作。至于房屋修缮、恢复供电系统等各方面的工作,确定由原电池厂厂长周凤宇负责,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配备助手。鉴于“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这是保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一”节,开好纪念大会,扩音工作是关键,一定要把机器设备检修好、管理好。保证顺利完成任务,决定“五一”过后筹建工作马上开始。通讯科把目前情况和筹建电台的打算抓紧时间向冀中党委作了详细汇报。

冀中党委接到汇报后,立即致电新成立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廖承志同志,报告了拟筹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事宜,并希望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协助寻找被国民党掠走的原国民党保定广播电台设备。廖承志同志当即口头同意了建台事宜,答应安排人员寻找相关设备的下落,希望我们“五一”以后派人来京共同解决建台设备问题。

1949年5月2号上午,王化南股长就登上了开往北平的列车,到了新成立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查找被国民党拆走的广播设备。在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有关人员的带领下,王化南股长查遍该处所属各个器材库,结果却一无所获。这时,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提出让我们到天津市接收原国民党特务开办的“天津文化广播电台”的机器设备。据说这个台的发射机功率为250瓦,比国民党河北广播电台的发射机功率大一倍还要多。王化南股长于是马不停蹄赶赴天津,但一看设备状况大失所望:发射机破旧不堪,元器件丢失大半,根本不能使用。经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协调,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冀中军区两家出人,在天津电台对这台设备进行改装,以原来的发射机元器件为基础,补充的器件尽量从冀中军区通信科借,若再凑不够就从市场上采购,电路仍按250瓦发射机配置,机架做新的,钢材缺乏就以木代钢,力争“八一”前后修复。

这一方案得到冀中军区通信科的批准,立即派出技术比较过硬的军区无线电中队直属队区队长王克俨同志前去天津参加改装。但由于装机人员少,缺少装机经验,器材缺乏,能否在“八一”前后改装完成实在没把握。为了实现冀中区党委尽快建成广播电台的要求,还是要设法找一部现成的机器比较理想。为此,王化南股长跑遍了天津、北京。功夫不负有心人,10多天后竟然在天津市找到一部全新的、发射功率500瓦的广播发射机。这部机器是天津中美无线电机厂生产的,机件结构紧凑,还附带一部简易增音机,如果顺利,连“七一”开播都大有希望。没想到一谈价格,厂方居然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3万斤小米。几经讨价还价,就是降不下来。这个数目可太大了,王化南股长赶紧跑回保定请示,我们都没料到的是,冀中区党委从工作大局出发,竟然批准照此办理了,可见当时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