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25年08月10日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即一旦发生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病原体特点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属。根据对禽类的致病性的强弱,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二、传染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或组织而感染,目前尚无人传人的确切证据。人禽流感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病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而被感染。有些禽流感病毒亚株,如H7N7、H7N3亚型毒株可通过眼结膜、胃肠道或皮肤损伤感染。人群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
三、预防与控制
(一)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加强禽类疾病的检测,受感染动物立即扑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对病鸡群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销毁并对场地进行全面清扫、清洗、彻底消毒。医院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要做好隔离消毒;避免接触禽类,接触时应戴手套和口罩,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三)保护易感人群
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勤洗手,注意卫生。对于密切接触者或高危人群,可以试用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