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备配备
(一)医疗设备
1.基础类设备:应配置病床、转运平车、护理车、仪器车、治疗车、抢救车、输液车、污物车、氧气设备、负压吸引设备等。
2.抢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配置输液泵、注射泵(配置工作站)、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血糖仪、手持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心电监护仪(配置工作站)、心电图机、除颤仪、无创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有条件的发热门诊配置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雾化泵、负压担架等,对需要抢救的发热患者开展抢救。
3.检验类设备:应配置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设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粪便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可配置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
4.放射类设备:应配置独立的CT。
5.药房设备:有条件的应配置24h自动化药房。
6.辅助设备:电脑、监控、电话通信设备、无线传输设备、自动挂号缴费机、口罩售卖机和污洗设备等。
(二)通风排风及空调
1.发热门诊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设新风系统。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2.禁止使用的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水-空气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以及其他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
3.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每周应对空调回风滤网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如发现病例,应在病例转出后,及时对空调进行彻底消毒。
4.发热门诊所有业务用房窗户应可开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候诊区和诊室要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通风不良的,可通过不同方向的排风扇组织气流方向从清洁区→缓冲间→污染区。
(三)消毒隔离设备
所有功能空间均应设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应使用非手触式洗手装置。应配置空气或气溶胶消毒设施和其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以及符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标准的消毒器械。
(四)信息化设备
具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局域网设备、电子化病历系统、非接触式挂号和收费设备、可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可视对讲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