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作诗自责的启示

白居易作诗自责的启示

品读白居易的《三年为刺史》,一种感叹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白居易身为地方长官,保持廉洁,饮冰食蘖,乐于过清苦生活,勤于政务,为民请命,讲奉献而不索取的为官之道值得称颂。他到天竺山游玩,随意拾取两片玲珑可爱的石头。这本属取之自然之物,微不足道,又无损人民利益。然而,就是取得这区区两片石,白居易心里却觉得有如贪污千金一般,有损自己一生清白,因而颇为不安,反躬自省,深深自责起来。他心里自责还不足,还写下这首诗来,足可见他自责的情真意切和深刻彻底。

据有关资料记载,白居易“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他在杭州刺史任上,政绩斐然: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发展农业;挖浚杭州六井,改善民众饮水。他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爱戴。后人为了纪念他,还把他所筑的湖堤命名为“白堤”。

比起白居易三年为刺史的政绩来,他向大自然索取两片石算得了什么?我不知道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怎样,或许白居易反省时这样想:要是每个游人都带回两片石,久而久之,天竺山将变成什么样?今天取两片小石,明天取更多的大石,大自然遭受破坏就是这样从小处开始的,我不能破坏美丽的天竺山。一个人保持高尚美好的品节,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不能贪取两片石而伤害我的清正廉洁啊!

这首诗所体现的严于律己的态度,慎微、自责的精神,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廉政建设,启示当代官员砥廉戒贪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实中,某些官员,为官一任,不是造福一方,而是敛财一番;不是保持廉洁朴素,乐于清苦,而是生活腐化堕落,花天酒地;不是“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而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贪官往往利用手中权力,所到之处,何止拾取“两片石”之类。他们索取名贵特产、珍稀宝物已是寻常,受贿巨资、贪污巨款亦如取“两片石”而已,别说因非法取得而自责,别说怕“伤清白”,往往是嫌索取到的太少。还有的官员,只要满足自己的物欲利欲,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不顾环境资源遭受破坏,乱开发,乱发展,在追求眼前“政绩”的同时,不知不觉使环境资源付出了沉重代价。总之,因贪玩“两片石”而破坏“天竺山”的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三个代表”的活动中,品赏白居易的这首诗或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本文原载于陈奇峰主编《廉诗清品》)

[唐]来 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读诗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