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①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

①石灰吟:意思为关于石灰的赞歌。②锤:用锤子敲打。凿:开凿。③若等闲:好像平平常常,无所畏惧。④清白:纯洁,没有污点,指石灰清白的颜色,又喻人高洁的品格。

【古诗导读】

石灰的老家在深山。它原本很坚硬,人们叫它“石灰岩”,是一种岩石。石灰岩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把它从深山里“请”出来,然后将它投入到烈火中煅烧。遭受如此打击和折磨,它却若无其事,觉得算不了什么。石灰岩经过煅烧后成为生石灰,再将它投入水中,它的身躯立即就碎裂开来,变成白白的粉末,用来粉刷墙壁。这正是:“纵然粉身碎骨全然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教学参考】

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诗人,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曾任兵部尚书,带兵击退瓦剌军,为保卫明朝江山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最终却被奸臣陷害而死。被抄家时,查抄者以为他当了那么大的官,家中一定有很多金银财宝,可是翻遍他家,只有满箱满柜的书籍。他真是清白如石灰呀!

《石灰吟》是于谦十六七岁时写的,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抒发了他的少年壮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借咏石灰表达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朗读时,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还要注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语气渐重,语调渐扬,表达石灰所经受的锤炼与考验是何等严酷;“若等闲”“浑不怕”语气轻松,读时语速较慢,读出无所畏惧的感情;最后一句要读出赞扬石灰高尚气节的语气。背诵时,按照石灰从“深山——烈火——粉骨碎身——只留清白”的顺序来记忆。

朗读节奏划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文原载于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新课程阅读精品系列丛书之《古诗词100首》)

张碧珊作品 《连年好运》68cm×46cm 2020年作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