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①

墨梅

[元]王 冕

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

①墨梅:指单用墨画的梅花。②吾:我。③洗砚池:画家洗笔砚的水池。相传晋代王羲之苦练书法,天天在池中洗砚,池水都变黑了。④痕:痕迹。⑤乾坤:指天地间。

【古诗导读】

刚作完画的王冕习惯性地来到自家门前的洗砚池边洗笔砚。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随风飘来,王冕仔细一看,原来是池塘边的梅树开花了。奇怪的是,那挺拔的枝条上,一朵朵洁白的梅花怎么染上了淡淡的墨水痕迹,显得更朴素淡雅了?王冕心想:难道是因为自己天天用墨作画,经常在池中洗涤笔砚,池水变黑了,就连梅树喝了池中的墨水,也……

看到梅花只是静静地散发着清香,毫不希望人们夸赞她颜色好看,只想把清纯的香气充满天地,撒满人间,王冕佩服极了,不禁又挥动画笔,用淡淡的水墨把梅花这朴素淡雅的姿容画下来,并为这幅梅花图题了诗,热情地讴歌梅花高尚的品格。

【教学参考】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和诗人,字元章,浙江诸暨人。他生长在元朝即将灭亡的年代,看到当时政治的腐败,不愿为官,长期隐居九里山中,与梅花为友,善于画梅并题写咏梅诗。《墨梅》是他为良佐的《墨梅图》题的诗。这幅《墨梅》现藏在上海博物馆。画上,梅枝横斜,朴素淡雅,配上字体清秀的题诗,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意趣无穷。

在《墨梅》这首诗中,作者所咏的是梅花,实际上抒发的是诗人的情怀,表达诗人的人生观,是诗人自身人格的写照。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生长的地方和形貌,后两句写梅花的“清气”,一语双关,以物喻人,比喻诗人的人品和节操。

朗读时,第一句因写“吾家”之树,所以要读得亲切;第二句要以轻柔的语气读出对梅花朴素淡雅的喜爱和赞赏;第三、四句要提高声调,加重语气强调“不要”“清气”,读出对梅花高尚情操的赞美之情。背诵时,可按诗中分别写“树”“花”“不要人夸”“只留清气”的顺序来记忆。

朗读节奏划分: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本文原载于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新课程阅读精品系列丛书之《古诗词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