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诗
2025年09月26日
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诗
唐代诗人来鹄的《云》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诗,作者寥寥几笔,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云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思索。只要读者细读品味,脑子里就会浮现诗中“云”的形象:千形万象,变化莫测,时而映水,时而藏山,时而轻云片片,时而层云叠叠,悠闲自得,故作奇峰。“云”的这一“光辉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隐喻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面对大片“旱苗”濒临枯死,急盼甘霖,“云”却高高在上,不断地变换形象,优哉悠哉地游山玩水。人们急切地盼望“云”普降甘霖,可是“云”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还“悠悠闲处作奇峰”呢。这不就是某些高高在上,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当权者的尊容吗?我真希望那些被人民群众寄予希望的“云”,能够情系“旱苗”,想“旱苗”之所想,急“旱苗”之所急,哪儿需要就出现在哪儿,随时化作滋润万物的“及时雨”。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品读这首诗,对于反腐倡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不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吗?
(本文原载于陈奇峰主编《廉诗清品》)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读诗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