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这本书是由.黄晓利,赵洪波主编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共有147章节
1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自2014年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欢迎。书中所展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弘扬中华优...
2
前 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文明熏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汇聚成一条灿烂的星河,时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而其中积淀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3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前 言 绪论:经纬天地 文治教化 一、“文化”界说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特征 四、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 兼收并蓄 晖光日新——中国传统...
4
绪论:经纬天地 文治教化
...
5
一、“文化”界说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是“文”与“化”这两个字的复合。“文”字最早可见于商代甲骨文,形似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后引申为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
6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7
三、文化的特征
从文化的内涵出发,可以把文化看作人类生活的写照和人类活动的结晶。因此,文化必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人类的活动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
8
四、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性和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剧。本书所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
9
第一章 兼收并蓄 晖光日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孕育生发到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演进...
10
第一节 孕育与形成:先秦
...
1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
(一)文化的起源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
12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从人猿揖别、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大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史记·夏本纪》),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然而,其社会组织结构方式...
13
第二节 统一与变异:汉魏
...
14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
中国历史中的秦汉王朝是霸气外显、气势宏大的。秦帝国是与包含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南亚次大陆的孔雀王朝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汉朝帝国的版图与事功更是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立...
15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异
汉末董卓之乱,犹如一股强劲的旋风,使本已摇摇欲坠的汉王朝终于土崩瓦解。在军阀割据、王室贵族自相残杀之时,北方游牧人如洪水一般从高原横冲而来,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
16
第三节 转型与融会:唐宋(元)
公元7世纪,当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身后的“哈里发”相继攻陷麦加、耶路撒冷与亚历山大城,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时,在东亚大陆,杨隋和李唐相继...
1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
(一)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朝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一切因...
18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
从唐末五代开始,西北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再次对中原农耕民族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撞击。伴随着宋王朝的建立,契丹、党项、羌、女真也相继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政权,形成了北...
19
第四节 专制与启蒙:明清
假如说先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青春期,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一种神秘气氛中憧憬图腾的特质,在意气风发的开拓中,先秦哲人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假如说...
20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亦空前严酷地钳制着思想文化界。 明清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朱元璋以文字之“过”而“纵无穷之诛”,大批儒生...
21
二、早期的启蒙思想浪潮
明清两代的文化,出现了具有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王阳明,虽然其根本意旨是要修补朱学僵化所造成的缺漏,但他感应到了明中叶...
22
三、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给中国人带来欧洲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
23
第二章 独立不改 周行不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特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带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性,这是一种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文化印记。就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的源头而言,中...
24
第一节 生态特性之一:大陆文化
...
25
一、大陆文化生成的地理优势
(一)地形地貌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辽阔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侧,其东南濒临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则深入亚欧大陆的中心,可谓海陆兼备,是一个“...
26
二、大陆文化生成的周边环境
中华文化形成独立不羁的性格,当然是由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综合决定的,而大陆文化的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也是一个应予注意的物质前提。正是其独有的地理特征,才造就了...
27
三、大陆文化发展的双重功能
如果说,疆域广大,回旋余地开阔,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复多样,是大陆文化内部地理环境的显著特色,那么,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其外缘环境,就会发现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特征—...
28
第二节 生态特性之二:农耕经济
文化总是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是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耕自然经济分不开的。...
29
一、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所谓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构。具体来说,自然经济下的生产者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和维...
30
二、商品经济的蹒跚学步
(一)历史的起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除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外,还存在着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并逐渐发展成形的规模庞大的官府手工业经济。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