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规范的、艺术的、器用的、社会的等。面对如此庞杂的认识对象,人们自然要将文化的结构解剖当作文化研究的首要程序。
关于文化的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民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我们在这里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本质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活动,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人类高于动物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服务于他们自己,同时也约束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并将它们规范化为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这一部分文化成果虽然不直接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但它们的特质、发育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人与自然发生物质交换的一定方式所决定的。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礼记·王制篇》说“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汉书·王吉传》载“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是对于人类行为文化的明确指认。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文化,民俗学家钟敬文将其解释为: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最后,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
(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言,心态文化又可以再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社会心理较为直接地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行为文化交融互补,互为表里。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规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作为基层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和法权观念,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与社会存在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作为高层意识形态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其终极根源当然也要追溯到社会存在,但它们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社会存在通过一系列中介作用于这类高层意识形态,而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便是其间的中介。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文化”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围。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文化”概念广狭的确定,应由研究者的学科、课题、内容而定。本书肯定“大文化”观念,但基本上以“小文化”为论述范围,主要谈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