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表现
中国传统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体例多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隋书·经籍志》确定中国古代史籍分为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这样的分类概括并不全面。《四库全书总目》将史类书籍分为十五类:正史(纪传体)、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载记、诏令奏议、职官、政书、传记、时令、地理、目录、史评、史钞,虽然没有完全概括史书体裁,但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史书体例和类别的丰富多彩。而每一种史书体例的产生,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酝酿与发展过程。《春秋》《左传》等编年体史书奠基著作问世后约三四百年,出现了纪传体史书的开创性著作《史记》;《史记》问世后约八九百年,影响深远的典制体通史《通典》诞生;在《通典》之后约三百余年,乃有宋代史家袁枢所撰《通鉴纪事本末》的面世。本节不能一一详细评述每种史书体例,只能将主要的史书体例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