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步履不停
诸廉
新闻传播学院的“背包记者团”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作为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建设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包记者团”旨在以外语加国际新闻传播的融合创新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大国形象。新闻传播学院在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丰富高效的实践项目中业已发展成为以“国际化”“厚基础”“实践型”为人才培养特色,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背包记者团”项目在学院的建设中一点点成熟,一步步壮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外语优势及多媒体新闻传播能力,放眼全球勇于实践,以卓越的思维能力与超前的观念视野了解世界,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发展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顾“背包记者团”的历程,我们的旅途从内蒙古之行开始,在风景优美、地大物博的内蒙古首次尝试了实地教学的模式,随后我们的步伐延伸到香港,对香港社会热点问题及风土人情展开采访,用文字和影像的方式记录点滴,展现香港的民俗、教育、社会和文化风貌,近距离接触凤凰卫视,感受一个媒体的态度。随后,我们的“背包记者团”走出国门,开启国际视野。在英国,学生们在《欧洲时报》及《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资深记者编辑的带领下,学习了采访邀请策略、高端访谈策略、文化外宣运营策略等宝贵的业界知识;在林肯大学,接受艾美奖获奖导演Brain Winston和他的团队的亲自指导,学习纪录片制作,包括选题、叙事、灯光、拍摄、后期等在内的完整流程,感受纪录片的严肃与魅力;在越南街头,与越南留学生和当地专家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调查和文化交流活动;在美国,与蒙大拿大学展开合作,以环境保护为议题,走进国家公园安营扎寨,展开一系列采访报道……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一次,背包记者团将目光投向了浪漫美丽的俄罗斯,在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荟萃的美丽国度,展开为期一周的学习探索之旅。
此次“行走俄罗斯”的活动正值中俄两国媒体紧密合作的时期。2019年是中俄建交七十周年,“行走俄罗斯”的活动也因此具有更重要的时代纪念意义。在此次背包记者团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亦中老师,以及《新闻晨报》首席记者宋奇波作为业界指导老师。他们在业界熟练专业的经验和广博的社会视野是此次活动中十分珍贵的养料,在与学生一同工作的日程中,帮助同学们更快更有效地着手新闻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新闻敏感度。另外,学院也专门派出吴秀娟老师和侯微老师带队,她们都曾在俄罗斯访学,能流利地用俄语交流、写作,不仅躬行新闻实践,也在团队计划制定、行程规划和学生安全方面付出许多辛勤的工作。还有我们学院的学生工作组,在幕后默默给予很多支持,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后勤保障。
此次的俄罗斯项目我们与多家媒体展开合作,进行中英双语报道,同时,与俄罗斯留学生和当地专家紧密合作。报道团的足迹从莫斯科郊外五一村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开始,通过重温那段低潮奋进的历史,参观珍贵的会议档案,同学们在提升全球视野和全媒体报道能力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当时革命烈士们的坚定信仰和不屈品格,也更加珍惜祖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随后的日程里,同学们在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红场、克里姆林宫、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阿尔巴特街、普希金故居、莫斯科国立大学等地,开展专题采访,辛苦但充实的工作结出优秀多彩的作品,记者团成员的心血在《新闻晨报》App和东方网平台发布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行走俄罗斯的精彩之旅落下帷幕,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歇。上外新传师生,步履不停,薪火相传,乐在其中,途我自在。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背包记者团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