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学汉语:痛并快乐着

俄罗斯人学汉语:痛并快乐着

2019年11月14日,星期四,晚上7点,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校区的语文系大楼六楼,仍然灯火通明。孔子学院的贺金华老师正在为即将开始的中文晚课做着准备。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贺金华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我们是小班化教学,这个班里有7个学生,他们大多都已经工作了。”

7点15分,教室里出现了第一名学生——奥尔加。她刚刚下班,从公司坐地铁过来。“有时候他们会晚到一点,但基本都会来。”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已经任教三年的贺金华说道。

7点半,从工作单位匆匆赶来的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用地道的中文“大家好”打着招呼。今天的课堂从一个话题讨论开始:最近比较火的中国电视剧有哪些。上节课学生们刚刚学习了“火”的形容词用法——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很受欢迎。《琅琊榜》《最好的我们》《都挺好》……不一会儿,教室的黑板上就写上了不少中国电视剧的名称,同学们对这些剧集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不过,“琅琊”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太难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费奥多尔,在听到老师的发音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能流利说出中国四大名著的费奥多尔去年才来到莫大孔子学院学习,之前一直自学汉语。对中国浓厚的兴趣让他很早就开始依靠互联网自学中文。在汽车杂志广告部工作的他常常利用自学的汉语在各种展会上去拓展中国客户,汉语对他来说是业务上的刚需,“我的读写能力比较好,但听真的太难了。”费奥多尔无奈地笑了笑,这也是他来到孔子学院课堂,进行更系统学习的原因。

费奥多尔的同桌罗曼也有着同样的困扰,“我们需要和老师交流,要听她说,要自己说。还有写字,我写字很丑。”罗曼说完这番话之后,课堂上的每个同学都颇有同感地笑起来。

写字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个难题,尤其是对于刚刚学习汉语一年多的罗曼。他目前是华为公司的一名员工,平时需要和很多中国人打交道。“笔画很难,很复杂,但很有趣。”罗曼自己也笑了。

汉语的复杂多变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尽管这些学生大多都已经学习了几年的汉语,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不过,这些困难和挑战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汉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要学,痛并快乐着。”费奥多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