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开律所的中国人:中国律师在这里是稀有动物

在俄罗斯开律所的中国人:中国律师在这里是稀有动物

林萍 宋奇波

近几年,中国与俄罗斯在贸易上的往来愈加频繁和多样化。数据显示,2018年中俄之间的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驻俄罗斯,在当地投资建厂,招聘当地居民。

在劳工、税务等方面与国内有较大差异的俄罗斯法律,成为中国企业率先遇到的拦路虎。语言翻译带来的信息损耗又使得聘请当地律师和欧美律师成为一个次优选择,更多的企业开始向在俄罗斯从业的中国律师寻求业务支持。

但是,在快速上涨的需求面前,供应端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场景。

在整个莫斯科,中国人开的律师事务所只有两家,刘宇宁负责的中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是其中之一(以下简称“中俄法服中心”)。而在中俄法服中心,他是唯一的中国律师。

刘宇宁笑称,在俄罗斯坚持做实务律师的中国人基本都是靠理想支撑,因为周期长、回报低是俄罗斯律师行业的通病。供应端的问题从源头上就已经存在,据刘宇宁介绍,目前在莫斯科及周边地区的大学,学法律的中国留学生不超过十人,而这里面能有一个在毕业后留下来做实务律师,“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