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口面包就能过
2025年09月26日
有一口面包就能过
如果时间倒推十年,刘宇宁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俄罗斯做律师。
当时,在国内读完医学本科的他,在山东一家医院做急诊医生。面对很多垂危的病人,他感到自己的精神濒临崩溃,最终决定放弃从医,“来俄罗斯留学也是想换一种心情”。
拿到俄罗斯库班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后,他选择了法学专业。“选法学,是觉得具有挑战性,但原来设想的是副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其实,他本来已经成为库班国立大学的副教授,却因为一句话而转行当了律师。
2016年6月,刘宇宁以同声传译的身份参加了一个中俄中小企业论坛,在会上偶然认识了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代表。在得知他是法学出身后,该代表向刘宇宁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组建不久的德和衡律师事务所莫斯科分所。
从未想过当律师的刘宇宁纠结了三个月,学校一个老教授的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如果我是在你这个年纪,早就扔下一切去莫斯科了。”
最终,刘宇宁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收拾行囊来到莫斯科,出任德和衡律师事务所莫斯科分所的执行主任。
在组建中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之前,刘宇宁已经在两家律所有过从业经验。他说,自己的想法是,年轻还是要拼一下,还是要有点梦想。
“钱早晚都会赚到的,有口面包就能过。”他坦言,自己现在的收入并不高,月薪只有一万多一点人民币,“我们现在做的事,往大了说,是在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往小了说,我想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法律服务团队,我需要为手底下的人负责。”
谈到对未来的憧憬,刘宇宁表示,莫斯科及周边法律服务市场的份额,目前中国的律所占了不到3%,他希望未来五年能带领团队把市场份额扩大到5%以上。
(2019-12-09发表于《新闻晨报》App"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