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二、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摄影被广泛地应用于新闻传播、艺术创作、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地质勘探、机械制造、影视广告、虚拟现实、交互3D应用、国防、医学、军事、交通、科研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所拍摄的图片,有的是艺术作品,有的只是传达图像信息。那么,什么样的照片才能成为摄影艺术作品呢?一是要具有艺术的普遍共性;二是要具有摄影艺术的独特之美。

(一)摄影艺术的共性

1.人文性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艺术同样是人学,聚焦于人的社会活动,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着力描写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摄影作品要想成为艺术,也应以表现人的性格命运、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为重心。

说艺术是“人学”,并不是说风光、静物等自然景物摄影就不是艺术,当艺术家在它们身上寄托人的审美理想,间接表现出人的精神力量时,这些纯自然的景物也同样成为艺术的载体和表现内容。如图1-1《脊梁》,该图为325省道江苏省宿迁段扩建工程京杭运河七号桥上的矮塔斜拉桥。

图1-1 《脊梁》

摄影作品《脊梁》以矮塔斜拉桥作为拍摄主体,通过简洁的构图、精练的用光,不仅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更重要的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从侧面反映出西楚霸王项羽故乡的广大干群发挥敢试敢闯、奋发向上、勇挑重担、敢为脊梁的精神,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出了智慧与力量。

2.形象性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本质的,因而艺术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作品有没有塑造出生动感人、富有深刻内涵的典型形象。

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要具有典型特征,要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表现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如图1-2《万“众”归心》,这幅习作以汇聚线强化主体方式进行构图,色彩鲜明,画面简洁且富有美感。

图1-2 《万“众”归心》

3.情感性

艺术作品应情理交融,以情动人。摄影艺术创作需以理性思维和成熟的艺术观念为指导,以体现作品的内在思想与时代主题,摄影艺术作品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中情和事的体验。拍何人、何事、何物、何情景、何典型细节,如何去拍,都需要有情感的引导和渲染。

图1-3是在千禧年之际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手持1/10秒拍摄的,反映的内容是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郑重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瞬间让整个北京沸腾了,让国内的各个大学校园沸腾了,让整个中国沸腾了!这幅作品表达了作者及高校广大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图1-3 《奥运中国!我们赢了!》

艺术之所以能感动人,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外,与其美的表现形式紧密相关。艺术形式是内容在作品中的存在方式,包括内部的结构安排和可见的外观形态。要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美的形式,必须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图1-4拍摄的是我国洪泽湖湿地千荷园内独特的生态美景。园内种植荷花1 008种,共有荷花10万株,其中盆栽1.5万株。有以“王莲”为代表的粤系品种,有以“艳阳”为代表的皖系品种,有以“红玉”为代表的冀系品种等,均为国内珍稀品种。沁人心脾的荷花清香让人完全沉浸在荷的世界里。《夏日荷塘》这幅摄影习作艺术语言简洁,画面主体突出,主旨鲜明,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与形式美感。

图1-4 《夏日荷塘》

(二)摄影艺术的特性

1.纪实性

摄影艺术之所以有别于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纪实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摄影独有的技术手段,逼真地再现镜头前的景物,呈现画面影像外观和真实的细节,展现出摄影艺术独特的美感,以无与伦比的真实影像使人产生可信性和亲近感。摄影的写实本领远远超过绘画,是当今视觉真实感最强的艺术。如图1-5《习惯》,这幅作品抓拍的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动作。此图意在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塑造其良好的个性品格。

图1-5 《习惯》

2.瞬间性

摄影艺术与绘画虽然都是瞬间艺术,但它们的创作方法不同。绘画的画面瞬间是组合出来的,是想象的瞬间;而摄影必须进行现场取舍,这种取舍的瞬间是与生活同步的,是真实的生活片段。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开始、发展、高潮、终止等变化过程,而艺术美感不是随时都有的,这就需要摄影者去抓取最动人、最精彩的一刹那。精彩瞬间是造型艺术所应追求的效果,但对摄影来说,它比绘画、雕塑更难捕捉。它需要摄影艺术家心明眼亮,在现场及时抓取。可以说,任何一幅摄影佳作都是精彩瞬间的呈现。如图1-6《朋友欢聚共笑颜》,这幅作品抓拍的就是学子们在大学校园聚会时的生动一瞬。

图1-6 《朋友欢聚共笑颜》

3.科技性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是建立在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科技手段,这种科技能力不仅把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真实影像固定为可视画面,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感光到数码影像,画面更加丰富真实;从宏观到微观,题材更加新颖全面。科技的发展使摄影艺术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丰富与创新。

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相比,摄影艺术借助科技手段与图像处理软件使摄影者更容易进入创作的自由天地,更容易创作出既生动又逼真的艺术形象。这种视觉效果是其他艺术难以替代的。如图1-7《老艄公》这幅作品,拍摄的是一幅普通的人物肖像,但通过后期制作,使这幅习作有了木刻画的效果。

科技的发展将推动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出和人眼视觉感极为不同的形态结构、光色效果,既有真实的现实影像,也可虚拟设计制作出想象中的美好影像。总之,摄影艺术是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记录世界。

图1-7 《老艄公》

对摄影艺术审美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有待于我们在摄影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使之在理论上日趋完善,从而使摄影这朵艺术之花在百花园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