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光原理

一、测光原理

测光就是测量拍摄画面的亮度,让拍摄结果接近实际亮度。人眼可以适应不同的亮度,而相机只能根据系统指令分辨画面亮度。为了方便对光线的测量,就有了一个测光基准,即18%中性灰反光率原则。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把镜头所“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

18%的灰色与人的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灰色是否为18%,如果是,则测量出来的数值会十分准确,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会得到真实还原。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相机测光系统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

画面反光率高于基准时,相机系统会自动降低亮度以达到平衡,所以实际会偏暗,比如拍摄雪景、雾景等白色区域较多的画面。画面反光率低于基准时,相机系统会自动提高亮度,所以实际会偏亮,比如拍摄深色物体或深色区域较多的画面。目前,摄影光线的测光工作通常是由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或测光表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