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
2025年09月26日
二、摄影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
艺术构思是摄影者创作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它汇聚了摄影者的世界观、艺术才能、文化修养和表现技能等诸多因素,是决定摄影作品创作成败的关键。其境界体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见山是山”的摄影创作初境。常见于那些热心创作的普通摄影者,能够发现美,并有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意图,但仅仅关注一些表象,没有深入到艺术心智的修为,是表层化的东西。就整个摄影艺术创作而言,初境仅是认知阶段,是一种“过境”,是过渡形式。因此,这仅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层境界。
第二层次为“见山不是山”的摄影创作困境。这是形向意、实向虚的过渡,是提高摄影艺术层次的必经之路,也是最难突破的一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摄影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要素,如空间透视、画面的影调和色彩构成等。这一阶段,摄影者拍摄的作品通常会有一种形式美感,也能供人欣赏,但整体缺乏深度。所以说达到这种境界能让摄影者尝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滋味。初境向困境的递进,实际是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深入,却又未真正触及深藏的艺术灵性,艺术行为表现为困乏沉静。因此,这体现的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层境界。
第三层次为“见山又是山”的摄影创作境界。摄影者通过想象把对拍摄对象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加工、改造、整理,找出拍摄对象最具特征的形象,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创造出新的主题和内容,它更能彰显出被摄对象的艺术形象特质,并折射出摄影者的哲学思考、文化高度和艺术修养。可以说这是一种悟境,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第三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