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映程度方面评价
1.反映的完整性评价
反映的完整性评价,要求拍摄者相对完整清晰地拍到被摄主体。此外,还要求新闻摄影作品在结合标题或文字说明后,能基本反映出新闻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为什么。
2.反映的感染力评价
新闻摄影作品具有感染力,是新闻摄影作品获得肯定的一项重要标准。中国自古就有“远取其势,近取其神”的说法,感染力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于新闻摄影作品是否“传神”的评价。以法国摄影家福尼尔拍摄的摄影作品《奥玛伊拉的痛苦》为例,画面反映的是一位被死神召唤的、浸泡于火山灾难废墟液体里的女孩。女孩那双能刺入读者灵魂深处的大眼睛,夹杂着哀求、呼救、绝望的眼神让受众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作品获得1986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让受众对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3.反映的美观性评价
在美学层面上,新闻摄影作品要有足够的动态感觉和空间表现,以及有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和感染力。反映的美观性评价要求新闻摄影作品在曝光、构图、用光、对比设计、幽默感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如吴印咸的《白求恩大夫》,在用光、构图方面都十分讲究,而且被摄主体和陪体的动作也抓拍得恰到好处,环境交代得简洁明了,反差和影调十分到位。
4.反映的技巧性评价
反映的技巧性评价,虽然不是特别重要,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镜头密集、竞争非常激烈的重大题材现场,为显示出拍摄的艺术个性,技巧的运用和发挥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在大型运动会上拍摄各种运动场面,要表现出运动员的精彩瞬间,除了要有瞬间抓拍的能力,还要有诸如追随、慢门等不同技巧的合理应用。当技巧用得恰到好处时,反映运动的新闻摄影作品就会比较完美、动人。
5.反映的及时性评价
反映的及时性评价要求新闻摄影作品应在受众有普遍兴趣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发表(或进行评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摄影作品的发表都是越快越好,越快越有价值。但在特殊情况下,发表的时机也会根据特别需求选择滞后。
6.反映的创新性评价
在创新的层面上,新闻摄影记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技术手段,在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使得构图新颖、标题画龙点睛、文字说明生动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