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画面结构的实体元素

一、摄影画面结构的实体元素

摄影作品画面结构的实体元素主要有主体、陪体、环境等。

1.主体

主体是摄影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应占据显著位置。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可以说,没有主体的画面不能被称为一幅完整的摄影作品。

突出摄影主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主体,让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占据视觉中心位置,同时配以适当的光线(图5-3)。另一种是间接表现主体,即通过对环境进行渲染来烘托主体。

图5-3 《建设者》

突出主体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一定的拍摄角度来突出主体;以特写的方式来突出主体;利用与主体有鲜明对比的背景来衬托主体;利用明亮的光线来强调主体;通过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利用汇聚线指向主体,将主体设置在画面的视觉中心或黄金分割线位置。

2.陪体

陪体是指在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协助主体展现主题内涵的对象,其作用就是为主体做陪衬。有陪体的衬托,整幅画面的视觉语言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图5-4)。

图5-4 《沐浴》

陪体是用来突出被摄主体的,是为深化主题内涵服务的,因此,陪体不能喧宾夺主。陪体要对主体起到积极作用。

3.环境

摄影主体所处的环境(含前景与背景)要对作品主题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前景处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位置,在画面中成像较大,一般位于画面四周。运用前景的物体一般是花草树木、门窗或人物等(图5-5)。

图5-5 《远山》

前景的作用主要有:渲染画面气氛;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突出画面主体与背景相配合以深化主题;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主体画面的均衡感;虚化前景以给人朦胧的美感。

背景是处在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对于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题内涵起到重要作用。选择背景应注意三方面:一是要抓取富有当地特征、有时间和地点等要素的景物作为背景;二是背景的处理要力求简洁,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物体减去,以使画面更加简洁精练;三是背景要与主体形成色调或影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从而增强视觉效果和感染力。背景处理是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练准确(图5-6)。

图5-6 《古楚大桥》

4.留白

留白可创设出相应的画面意境。留白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其他景物在画面形成单一的色调。空白的留取要给主体留出相应的运动空间,尤其是拍摄向前运动的人或物时,使运动中的被摄主体有伸展的余地。

留白在摄影画面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有助于突出主体,使主体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其次,有助于创设意境,给人带来回旋余地与空间(图5-7)。

图5-7 《金色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