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的基本特性

二、光线的基本特性

1.强度

离光源近的地方光的强度较强,离光源远的地方光的强度较弱。光源不同,光的强度有很大差别。同一光源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体现出的光线强度也不同。光线偏强时,被摄物体的影调则较为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鲜艳。光线偏弱时,被摄物体的影调则比较暗淡,反差较小,色彩不够鲜艳。光的强度与光源能量、距离及传播介质有关。光的强度与光源能量成正比,光的强度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如,当光源的亮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相机接收到光的强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也就是增亮了1 EV。当光源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时,相机接收到光的强度则要变为原来的1/4,也就是减暗了2 EV。当光的敏感程度差距为2倍关系时,相差1 EV。若要维持影调不变,需要将光圈缩小一挡,或者将快门加快一挡。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简约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出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照明强度的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即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2.方向

即光源的方向。(1)顺光,也称正面光,是光线投射方向跟相机光轴方向一致的照明光线,顺光时被摄体受到均匀照明,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影调比较柔和,画面层次靠被摄体自身颜色和影调来传达,因此能够较好地表现被摄体的色彩属性,但处理不当会比较平淡。(2)前侧光,是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成45°左右夹角的照明光线,在建筑摄影中,常将之作为主要的塑形光,以呈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质感和轮廓。(3)侧光,是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成90°左右夹角的照明光线,受侧光照明的物体有明显的阴影面和投影,明暗对比鲜明、强烈,这种光线下拍摄的照片富有戏剧性效果。(4)侧逆光,是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的光轴方向成135°左右夹角的照明光线,侧逆光照明的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被摄建筑物的边缘往往有一条明亮的轮廓线。在拍摄建筑时,往往用这种光线体现透视效果。(5)逆光,也称背面光、轮廓光,是来自被摄体后面的照明光线,只能照亮被摄体的轮廓。在逆光照明的条件下,建筑物的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只有轮廓清晰可见,使建筑物区别于背景的天空,因此,这种光线有助于呈现建筑物的剪影效果。(6)顶光,是来自被摄体上方的照明光线。

3.色温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红辐射相对来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在拍摄日落的时候,若觉得太阳和天空不够红,可设置一个比较高的K值。相机系统认为色温高,会添加红色来中和。如果需要寒冷的感觉,可设置一个低K值,相机系统认为色温低,会添加蓝色来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