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比
光比是指照明被摄主体的受光面与阴影面的光线强度的比值,它对摄影作品画面明暗反差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反差大则画面视觉张力强,反差小则柔和平缓。摄影人常说的硬调即高反差,软调即低反差。人像摄影中,反差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高反差显得刚强有力,低反差显得柔媚。风光摄影、产品摄影中,高反差显得质感坚硬,低反差则客观平淡。
被摄主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是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光比还指拍摄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与阴暗部位亮度之间的反差。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明暗反差,从而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表达被摄主体“刚”与“柔”的特性,比如拍摄女性、儿童时常用小光比,拍摄男性、老人时常用大光比。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拍摄时采用不同的光比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拍摄人像常用的光比有1:1、1:2、1:4、1:6。形成光比的通常有两种光线,即主光和辅助光。主光是布光中占支配地位的光,一般称为基调光或造型光。主光决定着被摄主体的调子(高调或低调),它所产生的高光和阴影会形成相应的造型轮廓。主光主要用来照明被摄对象的高光部位或亮部。
辅助光就是在主光未能完成照明任务时所使用的辅助照明的光线,须配合主光使用。一般用辅助光来平衡被摄主体明暗两面的亮度差,体现阴影部分的更多细节,调节画面的光比。
辅助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助光的运用上,其强度应小于主光,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甚至在被摄主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助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光比影响着被摄主体的影调、反差、细部层次和色彩效果。光比较小时,被摄主体亮面和阴影面的亮度差别不大,影调反差较小,比较容易表现出被摄主体的亮面和阴影面的丰富层次与色彩,但立体感也较弱;光比大时,被摄主体亮面和阴影面的影调反差大,调子显得较硬,被摄主体亮面与阴影面的色彩较难兼顾,细部层次也会有所损失。一般来说,拍摄人像光比不宜大于1:6。一般多用1:1或1:2这样的小光比进行黑白或彩色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