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鸥先生《刘勰论文的观点试测》一文的商讨
王梦鸥先生,是一位好学深思、著作宏富、很值得尊敬的学者。但我这些年来读到他的著作时,常觉他由立异以求自成一家之念太强,这本是一种前进的推动力,未可厚非。但若以此态度来诠释古人,便难免屈人从己,蒙混了古人的面目。《中外文学》八卷八期刊出他的《刘勰论文的观点试测》一文,即其一例。《文心雕龙》,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想作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了解的一道关卡;书中的“文体”观念,又是对《文心雕龙》作真切把握的一道关卡。我在二十年前,曾写《〈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一文,首先指出,由南宋起,把“文体”与“文类”两个观念混淆了,一直到今天,许多人仍以“文类”当作《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文体”,形成了了解上的最大障碍。年来台湾研究《文心雕龙》的风气颇盛,是个极好的现象,但不知已经把上述的关卡打通没有。王先生则以“语言”抹煞“文体”的观念,曲解“文体”的观念,对《文心雕龙》的了解,更增加一重障蔽。以王先生在台湾的名德,深恐因此而增加后学的误解,所以于百忙中特写此文,略加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