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不负社稷拥立宣帝

霍光不负社稷拥立宣帝

污茵驭吏习边方,

阿保宫人畏霍光。

丞相马前人蹀血,

病牛何足累阴阳。

——(宋)陈普《咏史上·邴吉》

汉昭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汉室帝位虚悬,酝酿着一场帝位之争的危机。

汉宣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有大臣主张拥立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唯一健在的广陵王刘胥为帝。然而,刘胥行事不检,有失皇家体统,汉武帝在世时就不待见他。因此,霍光对大臣的提议深感不安。

就在朝臣拿不定主意时,有郎官上书,认为拥立皇帝应看是否合适,而不一定要考虑辈分大小。这个提议得到了霍光的认可。几经商议,朝臣们一致同意拥立汉武帝的孙子——二十岁的昌邑王刘贺为帝。接着,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颁布诏书,遣少府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邴吉等人迎接昌邑王刘贺来长安继位。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六月,刘贺以皇太子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玺绶,继承皇位,尊昭帝皇后(十六岁的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刘贺继位后,很快暴露了他不学无术、荒淫放浪的本性。他当上皇帝之后,立即为其亲属和从昌邑带来的亲信加官晋爵,胡作非为,并且骄奢淫逸,秽乱后宫。在政务上,他更是无视帝王礼制,对大臣的进谏全然不听。

霍光对自己错选刘贺为帝非常愤懑。在大司农田延年的支持下,霍光决定废除刘贺的帝位。田延年同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等官员联名上书未央宫,请求废黜刘贺。在霍光、田延年以及车骑将军张安世三人的威慑下,群臣纷纷站在了他们一边,表示:“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达成共识之后,霍光立即与群臣上报太后,由太后召见刘贺入宫听诏。刘贺入太后宫之后,霍光夺去了刘贺的玺绶,呈奉太后。太后下诏遣返刘贺回昌邑,并改昌邑国为山阳郡。至此,刘贺仅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告别刘贺时,霍光对他说:“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之后,太后又下诏改迁刘贺至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同时,命车骑将军张安世率羽林骑诛杀了刘贺从昌邑带来的两百多名亲信大臣,罪名是不奏报刘贺的罪过,蒙蔽朝廷。

就在霍光再次为立新帝一筹莫展的时候,前廷尉监邴吉上书,声称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已经长大成人,通晓经术,聪明贤德,躬行节俭,可立为皇帝。

刘病已,字次卿,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与妃子史良娣生子刘进,号称“史皇孙”。史皇孙与夫人王翁须生下了刘病已,号称“皇曾孙”。当年,太子刘据一家因“巫蛊事件”被杀,只剩下才数月大的刘病已。当时,廷尉监邴吉受命处理巫蛊案,怜悯年幼无辜的刘病已,便将其托付给两名仁厚的女囚抚养。数年后,汉武帝为太子平反了冤情,刘病已也被恢复了皇族身份,被送到祖母史良娣的老家,由史良娣的母亲贞君亲自抚养。后来,贞君年迈无力抚养,刘病已转由掖庭(即宫女居住的永巷)收养。掖庭令张贺怜爱年幼的病已,对他照顾有加,还出钱供其读书。病已长大后,娶了暴室官吏许广汉之女为妻,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的元帝)。

霍光几经考察,觉得刘病已能够胜任帝王之尊。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霍光召集群臣商讨皇位继承人之事,最终确定拥立刘病已为新帝。霍光上奏上官太后,得到了许可。随后,霍光派遣宗正刘德迎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面见太后。由于刘病已不具太子身份,不能直接成为皇帝,所以,皇太后下诏先封其为阳武侯,取得列侯的爵位。随后,刘病已接受群臣献上的皇帝玺绶,登基帝位,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这一年,刘病已十八岁。他在民间的结发妻子许氏被立为皇后。

知识链接 故剑情深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询继位。因刘询少时流落民间,在朝野之上并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于是对大司马霍光言听计从。但是只有一件事例外,这就是立皇后之事。当时众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人选,宣帝却迟迟不肯表态。原因是早在入宫前,刘询已经和自己心爱的许平君结为夫妇,并于次年生有一子。刘询想立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为皇后。于是,宣帝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要寻寒微时的一把剑。朝臣们见风转舵,揣度出圣意,便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至此,宣帝如愿以偿。就是这样一道诏书,让“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广为流传。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汉宣帝依例改元,并下诏封赏,定策功臣。增封大将军霍光食邑一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张安世食邑万户。所有支撑刘氏王朝渡过危机的官员都得到了褒赏。为了确认与汉武帝的直系关系,汉宣帝将武帝庙定为世宗庙,还在武帝巡行过的郡国建庙。

宣帝继位时已年满十八岁,按例霍光要“归政”宣帝。但是,此时的宣帝深知自己根基尚浅,而霍氏子弟权重势大,难以驾驭。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同为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为奉车都尉,统率胡骑、越骑两支禁军;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卫尉,禁军兵权尽归霍氏一门。霍家的其他亲属,或为诸大夫,或为骑都尉,或为给事中,党亲连体,盘踞朝廷。这种局势下,汉宣帝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克制谦让,继续委任霍光辅政,并让大臣们“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奉御”。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春,有人告发主管全国财政的大司农田延年在昭帝发丧时虚报租用民车的费用,贪污三千万钱。霍光刚正不阿,立即调查田延年,查出他在主管财政的几年里大肆贪污,便传话让其入狱待审。数日后,田延年畏罪自杀。

乌孙公主

在对外问题上,霍光也果敢决断。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匈奴数犯边境,并攻打臣服汉朝的乌孙国。乌孙国王昆弥与解忧公主数次遣使上书,称昆弥愿发精兵五万骑出击匈奴。在霍光的主持下,汉朝廷派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以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等五位将军率兵十六万,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共击匈奴。

次年五月,常惠先期到达乌孙,与昆弥所率五万骑,趁匈奴不备,从西方攻入匈奴右谷蠡王庭,俘虏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公主、名王、都尉及以下四万人,牲畜七十余万头。匈奴军得知汉军攻入,四散而逃,被五将军歼灭三千余人。

同年冬天,匈奴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打乌孙,俘获乌孙老弱。不巧赶上雨雪天气,民众牲畜冻死大半。乌孙与丁零、乌桓三国军队趁机进攻匈奴,歼灭匈奴数万人,俘获马匹牛羊数万。从此,匈奴势力大衰,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权。

为了彻底打败匈奴,汉朝廷又派出三千余骑分三路攻打匈奴,俘虏数千人。匈奴不堪汉朝的连番打击,被迫与汉朝再次和亲。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在进攻匈奴期间,龟兹(今新疆库车)再生事端,杀汉朝校尉赖丹。大将军霍光批准常惠发兵攻打龟兹的请求。于是,常惠征调西域诸国四万兵马,从三面进攻龟兹。同时,常惠还派出使者到龟兹声讨杀汉使的罪责。龟兹王恐惧屈服,拉出贵人姑翼当替罪羊。常惠斩杀姑翼后退兵。至此,汉朝在西域树立了极大的权威。之后,霍光废除了在边塞之外修筑的前哨城堡,减轻百姓负担。

霍光对汉室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然而,他的家族却并不都像他那样刚正不阿。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悲剧,让汉宣帝对霍氏家族埋下仇恨的种子,也为霍氏家族种下了祸根。这一年正月,正当汉朝廷发兵攻打匈奴之际,怀孕待产的许皇后暴死宫中。汉宣帝震怒,派人审讯所有的医官,女医官淳于衍的嫌疑最大,被关入大牢。经调查,淳于衍是掖庭令淳于赏的妻子,因精通医理被召入宫伺候许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与淳于衍相识多年,关系交好。霍显一直想让小女儿霍成君入宫当皇后,于是擅自买通淳于衍,下毒害死许皇后。淳于衍被关入大牢后,霍显害怕事情败露,便向霍光坦白了实情。霍光得知真相后,震怒惊恐。为了保住家族的性命和荣誉,霍光用计遮掩了真相,侥幸过关。然而,这件事却成为汉宣帝心中的一根芒刺。

不久,在霍光的举荐下,汉宣帝将霍成君纳入后宫。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立为皇后。

汉宣帝是一位生长于民间的皇帝,从小经历坎坷,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对民间疾苦也了如指掌。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独掌大权,施展自己的政治纲领。只是此时,他的羽翼尚未丰满,只能仰仗辅佐大臣霍光。霍光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辜负汉武帝的嘱托,一直忠于汉室,不敢有半点懈怠与僭越,“知时务之要”,实行武帝晚年所定的减轻赋役、节约民力、与民休息的政策。

在霍光主持朝政期间,汉宣帝也逐渐施展自己的领导才华。他得知河南太守黄霸执法公平,以宽和出名,便于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提拔其为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宣帝再任执法公平宽恕的于定国为廷尉。

随着年纪的增长,汉宣帝掌控大局的欲望也日益强烈。无奈霍氏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宣帝只能选择忍耐。直至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三月,霍光去世,汉宣帝才真正成为皇权的掌控者。

知识点思 考如何评价霍光?

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一生侍奉了三代君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果敢善断,知人善任,是一位具有深谋远略的政治家。他击败上官桀等人发动的政变,废刘贺,立宣帝,使朝廷转危为安;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不断调整阶级关系,与民休息,使汉朝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为汉朝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