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使西域重建匈汉外交
三十六人抚西域,
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
尽是离披见鹘乌。
——(宋)陈普《咏史上·班超》
东汉初年,匈奴利用中原混乱之际,扩大势力,控制了东至乌桓、鲜卑,西至西域各族所居住的广袤地区,并南下骚扰汉朝边境长达二十余年。
东汉孔雀鼎
东汉时期,匈奴处于单于舆的统治下。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舆去世,传位给儿子乌达鞮侯为王,乌达鞮侯死后,传位于其弟蒲奴。舆的侄子比不甘心,对继位的单于蒲奴心怀怨恨。此时,正值匈奴族所居住的地区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过半。新继位的蒲奴怕东汉王朝会乘虚而入,就遣使到渔阳请求与东汉朝廷和亲。比则秘密派遣汉人使者郭衡奉匈奴地图到河西太守处请求归顺汉朝。蒲奴的密使得知此事,建议诛杀比。比公开与蒲奴单于决裂。公元48年,由比率领的南边匈奴部落推举其为单于,袭“呼韩邪单于”称号,同时,遣使到五原塞(今内蒙古河套北),表示“愿永为藩蔽,扞御北虏”。从此,匈奴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蒲奴单于率领的匈奴部落,南部为单于比率领的匈奴部落。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南匈奴遣使至洛阳,奉藩称臣。刘秀接受了单于比的归附,从而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骚扰,获得了发展生产的安定环境。南匈奴入居塞内和南移,接触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促进了民族发展。
南匈奴南迁归顺汉朝后,北匈奴留在蒙古草原,却数次被南匈奴击败,从而却地千里,势力大大削弱。为了保存实力,北匈奴多次遣使向东汉朝廷请求和亲。刘秀担心同北匈奴和亲会破坏与南匈奴的关系,引起新的纷争,便拒绝了北匈奴的和亲请求。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单于遣使到京城进贡马裘,又远驱牛马至边境与汉合市。东汉朝廷虽然对北单于多有赏赐,但仍没有遣使和亲。直到永平七年,东汉朝廷答应了北匈奴的合市请求,并遣使回聘。此举果然引起了南匈奴统治阶层的猜疑,蓄谋反叛。永平八年(公元65年),北匈奴遣骑兵入朔方接应南匈奴的部分叛众,并进攻河西诸郡。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北匈奴势力侵犯到云中及渔阳。
北匈奴一直是汉朝的边疆大患。随着中原政局和社会的稳定,解决北匈奴之患成为东汉朝廷的重要任务。从永平十六年到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东汉与北匈奴进行了长达十七年的战争。
永平十六年,东汉朝廷派遣窦固、耿忠率军出酒泉塞,在天山一带大破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占领伊吾卢(今新疆哈密西)。伊吾卢是“西域之门户”,为控制西域的必争之地。汉朝占领伊吾卢之后,设置宜禾都尉,留下部分部队,屯田以巩固伊吾卢根据地。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朝廷再派窦固、耿秉、刘章出敦煌昆仑塞,击退匈奴,进攻西域。车师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国王安得惧而投降。至此,匈奴的势力开始退出天山东麓,西域与汉朝断绝了六十五年的关系又恢复沟通。东汉朝廷在西域设置都护及戊己校尉,镇抚西域,抵御北匈奴。
北匈奴不甘心失去西域。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三月,北匈奴发兵两万攻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安得,进围金蒲城,西域通道再次断绝。
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东汉派耿秉屯兵酒泉,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兵及西域鄯善等地兵出援,会师柳中,大败车师和北匈奴,车师复降。
此后,终汉章帝一朝,东汉政权与匈奴在西域争夺不休,直至永元六年(公元94年),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斗争,才使西域归属东汉。这期间,班超做出了卓越贡献。班超出使西域是东汉朝廷武力征服北匈奴战略的组成部分。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是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自幼有大志,不修细节。他孝顺父母,勤劳刻苦,不耻劳辱;有口辩才,广涉书传。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召进京任校书郎,班超与母亲随行。因家境贫寒,班超为官府抄写文书以供养母亲。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奉命第一次出击匈奴,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率兵出击伊吾卢,战于蒲类海,多有战功。窦固见班超才华卓越,便派遣他与从事郭恂一同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的使命是联络西域各地的君主,促使他们脱离匈奴,亲附东汉。他带着随从吏士三十六人,首先到达鄯善。当时鄯善因刚失去匈奴的依靠,又慑于东汉的军威,故而对班超一行厚待礼遇。不久,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一行的态度立即冷淡下来。班超便与随行人员商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于夜间用火攻杀匈奴使者,并将匈奴使者的首级掷于鄯善王之前。鄯善王被班超的勇气和智慧折服,于是遣儿子前去东汉都城为人质,向东汉称臣。汉明帝因鄯善王归附,提升班超为军司马,继续出使西域。
班超一行继续沿着昆仑山北麓由南道到达于阗。当时,于阗王广德新攻莎车,占领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班超到达于阗,于阗王对其甚是冷漠,听信巫师之言,要用他的马来酬神。班超假装答应,让巫师自来取马。待巫师走近,班超一剑砍下了巫师的脑袋,并扔给了于阗王。于阗王早已听说班超在鄯善的威名,便杀死了匈奴使者,归附东汉朝廷。
东汉铜牛灯
班超从于阗继续西行,先后降服了疏勒、莎车。永元三年(公元1年),汉军大败北匈奴,北匈奴主力西迁。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之后,班超又降服了焉耆、尉犁和危须,最终使西域再次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之下。班超因功勋卓越被封为定远侯。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告老还乡,回到洛阳,同年因病去世。
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统治和中西交通,使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发展。班超依靠东汉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个人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卓越才能及坚强意志,取得了出使西域的成功,也使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今罗马帝国)。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诸国,至安息西界(今波斯湾),未过海而还。甘英是我国古代继张骞的副使之后第二个到达西亚的使节,为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贡献。
知识链接 中国第一个“外国使馆”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外国使馆”,那就是大秦使馆,也叫罗马使馆。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在班超的派遣下,往大秦国进发。甘英的这次出使虽然最终未能到达大秦,但也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这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中国人对中亚各国的了解。到了公元166年,大秦与东汉终于有了一次正式接触:大秦商人由海路来到洛阳,以大秦王安敦的名义,觐见汉桓帝并赠送礼物。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一个“外国使馆”——大秦使馆。
东汉朝廷对西域的管辖,保留了其原有社会组织和政权形式,采取“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允许西域各族保持较大的自主权。东汉朝廷对西域的征服,使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和盘剥,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思考 匈奴是怎样分裂的?
匈奴单于乌达鞮侯死后,他的弟弟蒲奴被立为单于。不过统治集团内部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蒲奴成为他们的单于,于是在继承问题上出现了矛盾,匈奴八部大人又共议立日逐王比为单于,仍称“呼韩邪单于”。因此,匈奴内部就产生了势不两立的两个集团,一个集团以蒲奴为单于,另一个集团以日逐王比为单于。就在内部出现分裂的时候,匈奴又遭遇旱灾蝗灾,而且一经数年,致使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呼韩邪单于部撑不下去了,便归附东汉,协助东汉政府防御蒲奴单于部的侵扰,以此来获得东汉的援助。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呼韩邪单于部即为历史上的南匈奴。南匈奴归附东汉王朝后,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势力大为削弱。又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北匈奴在西域彻底失去了控制权,最后被迫开始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