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帝庸懦,梁氏外戚专权

顺帝庸懦,梁氏外戚专权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汉)无名氏《古歌》(节选)

以孙程为首的宦官集团拥立十一岁的汉顺帝即位,而成为朝廷新贵,宦官势力再次霸揽朝政,外戚势力暂时受挫。

宦官当道的最直接后果是朝纲败坏。负责督察百官的司隶校尉虞诩对宦官专权十分气愤。永建元年(126年)八月,虞诩连续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李闰等人,百官震惊。但是,朝中三公都依附宦官,于是同宦官联合反诬虞诩。年仅十二岁的汉顺帝毫无主张,弹劾之事最后不了了之。

汉顺帝

宦官集团内部也处于争权夺势之中,将年幼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宦官张防的哄骗下,汉顺帝开始亲近张防,疏远孙程等人,凡事都同张防商量。张防一方因此得势,开始胡作非为。对此,虞诩再次上奏弹劾张防等人收受贿赂、卖弄权势。张防则向小皇帝痛哭流涕,申辩无罪。最后,汉顺帝将虞诩免职。孙程听说此事,想借机铲除张防,便同祝阿侯张贤一起去求见汉顺帝,说张防赃证确凿,应当释放虞诩。此时,虞诩的儿子虞岂也与百余名门生一起为父亲鸣冤。汉顺帝于是将虞诩赦免出狱,并擢升其为尚书仆射,将张防发配到边疆。

将张防流放之后,汉顺帝开始不再信任宦官。他以孙程等人跋扈骄纵为由,罢了他们的官,并遣“十九侯”离京回到封地。然而,两年后,汉顺帝又念及孙程等人的功劳,将他们召回京师,并任孙程为骑都尉,只是没有实权。

就在朝中宦官与朝臣相斗之时,民间百姓却深受连年自然灾害之苦,国内经济形势也十分严峻。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洛阳发生大地震,山崩地裂,伤亡惨重。朝廷下令核查地震死难情况,七岁以上每人赐钱两千,全家遇难者,郡县负责丧葬。

天灾人祸,百姓度日艰难,于是纷纷揭竿起义。阳嘉元年(公元132年)三月,扬州(今安徽和县)人章和率领扬州六郡(九江、丹杨、庐江、会稽、吴郡、豫章)的农民起义造反,义军声势浩大,先后占领了四十九个县。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五月,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郡丞羊珍等人聚众起义,攻打吴郡太守府。这些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已经将反抗的星火点燃。

地动仪模型

自然灾害、经济困难、农民起义,这些天灾人祸已经将东汉王朝推向了崩溃边缘,然而年幼的汉顺帝依然懵懵懂懂,不知民间疾苦。在孙程这些宦官的哄骗诱惑下,汉顺帝再次对宦官施以恩宠。阳嘉四年(公元135年)二月,汉顺帝批准宦官收领养子,并可以世袭爵位,开了宦官养子之先河。

天灾人祸不断,朝廷纲纪混乱,边疆各族部又开始蠢蠢欲动,意欲反汉。东汉朝廷因此加强边地兵备,增加屯田。阳嘉三年(134年)七月,钟羌部落酋豪良封反叛,攻占了陇西郡(今甘肃省临洮县南)、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东县南)等地。

在内外交困之际,汉顺帝于阳嘉二年(133年)召集公卿,诏令举荐贤才,文学家马融、科学家张衡都在此时脱颖而出。

知识链接 张衡

张衡(公元78年—公元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张衡

随着汉顺帝的长大,他不仅宠信宦官,任由宦官参与朝政,还因宠幸后宫妃嫔而肆意封赏外戚,给外戚重新专权提供了机会。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18岁的汉顺帝宠幸梁贵人,并立她为皇后。同时,他还晋升梁皇后的父亲侍中、屯骑校尉梁商为执金吾。梁商为人谦逊礼让,虚己进贤,轻财好施,即使身居高位也从不自傲。阳嘉四年(公元135年),汉顺帝准备封梁商为大将军,梁商坚辞不受,并称病不上朝。但是,汉顺帝还是坚持要晋升他为大将军,并派人直接捧着诏书到梁府授封。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病死,其子梁冀接任大将军之职,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为河南尹。梁冀是一位十足的纨绔子弟,嗜酒赌博、斗鸡走狗无所不为。梁商死后,梁冀更是无法无天。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朝廷派侍中杜乔等人到州郡考察政绩,劾拿贪官污吏。回朝后,劾奏梁冀专事贪污等十五条罪状。汉顺帝虽然知道劾奏之言属实,但因宠爱梁皇后而搁置不问。梁冀得知此事后,为了报复,将领头弹劾他的张纲推荐到最难治理的广陵郡担任太守。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张纲在广陵病逝。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八月,汉顺帝刘保病逝。他唯一的儿子刘炳继位,年仅两岁,为汉冲帝,梁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梁冀作为大将军,执掌朝政,开始了梁氏外戚专权时代。

永嘉元年(公元145年),三岁的小皇帝刘炳在位仅半年就病死了。梁冀为了继续执掌朝政,选择汉章帝玄孙、年仅八岁的刘缵继位,为汉质帝。梁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梁冀则继续专横跋扈于朝野。刘缵聪慧过人,对梁冀的跋扈非常不满,常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梁冀为了免除后患,于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将刚满九岁的汉质帝毒杀了。之后,梁冀与梁太后立汉章帝曾孙、十五岁的刘志为帝,为汉桓帝。梁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梁冀仍以大将军身份摄政。

梁氏专权,招致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清河(今河北省清河镇东南)人刘文与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刘鲔假称“清河王当统天下”,欲拥立清河王刘蒜称帝。朝廷派兵捕杀了刘文与刘鲔,并将刘蒜贬为尉氏侯。梁冀借机在朝中诛杀异己,以致再也无人敢与之作对。

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在梁太后和梁冀的安排下,汉桓帝立梁冀的妹妹为皇后。皇太后与皇后均为梁冀的姐妹,其权势更加牢固。

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梁太后病死,汉桓帝亲政,增封梁冀万户,前后共计食邑三万户,并封其妻为襄城君,地位如同长公主。这时,梁冀在朝中掌握生死大权,凡是与其结怨的都必死无疑,就算是误杀梁家兔子的百姓,也都是死罪。朝中事无大小,更是由他决断,百官升迁,都要先到其门下谢恩。

梁冀权倾天下,朝纲败坏,而民间灾害频繁、人心惶惶。此时的梁氏在朝堂之中,不仅百官侧目、莫敢违命,就连汉桓帝都只能拱手听命,不得与议。